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的经济增长总是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然而劳动力的供给和参与又是人力资源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在经济发展发挥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劳动参与率作为衡量参与劳动市场这一社会活动的一项重要指标却在中国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女性是生育行为的承担者,不仅是劳动力的重要组成成分,同时在传统观念里也是幼儿抚育以及老人看护的主体力量,受到文化传统、教育水平、婚姻、生育、家庭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进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出现女性劳动的参与选择比男性更为复杂这一局面。女性参与劳动市场有助于提升自身在家庭以及社会的地位,同时促进自身的发展,因此研究女性劳动参与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通过借鉴已有的研究成果确定了从人力资本、收入水平、生育以及婚姻状况来研究女性劳动参与率,与此同时结合中国国情,考虑到国家愈发重视社会福利,增加了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对于女性劳动参与率的研究,从国家和各省市两个层面分别选取了出生率、总和生育率、社会养老保险支出水平、总抚养比、离婚率、城镇化率、女性高等受教育占比以及GDP作为衡量上述因素的指标。尝试分层次多维度地去研究我国女性的就业情况。基于全国整体的1990年至2016年27年的时间维度女性就业数据以及全国31个省从2006年到2016年11年的面板维度女性就业数据,利用stata14以及SPSS23等统计软件对于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多元回归分析。全国数据进行极大似然估计ML回归方法,而各省份数据则是通过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来进行研究分析,同时在各省的研究中还采用了层次聚类分析法,基于女性劳动参与率、出生率以及社会养老保险支出水平这三个指标对于各地区女性劳动参与率进行了分类整理,将相似地区进行归类,进行了中东西部以及聚类地区的回归分析。最终发现女性劳动参与率主要与个人、家庭以及社会等因素有关,并且女性的劳动参与率与出生率、总和生育率呈现反比关系,与社会养老保险支出水平、总抚养比、离婚率呈现正比关系。同时基于研究还能发现女性劳动参与率的发展趋势满足U-shape图,女性劳动参与率会随着人均GDP先减少后逐渐增加,当人均GDP达到108.633千元/人时,女性劳动参与率处于最低水平,随后逐渐增加。而目前中国尚且处于经济发展,农业依旧是主导地位的阶段。因此女性劳动的参与率处于U型曲线的左侧,因此未来短期的发展趋势依旧处于下降趋势,等到经济发展到瓶颈阶段逐渐放缓平稳发展时,我国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就会随之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了。最后对于政策制定者提出了合理建议,为了实现女性劳动参与质量的进一步提高,缓解女性就业压力,需要兼顾女性自身、家庭以及社会各个层面从而采取政策措施进行完善和发展:一方面要提高工作的灵活性,完善社会保障机制,提高福利水平;另一方面还要集中精力提升女性人力资本的积累,积极转变女性就业观念,采取适当的经济激励措施。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女性自身就业问题,从实质上提升女性社会地位,而且还能将幼儿教育以及老人赡养都得到了妥善处理,最终实现整个社会的福利最大化,提升人民总体生活幸福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