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玻璃纤维桩在37℃模拟人工唾液环境中,三种不同的树脂水门汀系统及四种不同的纤维桩表面处理方式在不同的时间点对其粘结强度的影响,并比较根管内不同桩道深度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差异,以便为玻璃纤维桩在临床的广泛应用提供更多的实验基础。材料和方法:选取新鲜拔除的下颌单根管第一前磨牙。采用统计学方法确认实验牙齿无统计学差异后,于牙齿釉质牙骨质界(CEJ)的冠方约2mm处截冠,并按照标准程序进行完善的根管治疗,随后进行桩道预备。本研究分为以下两部分:实验一选取实验牙齿45颗,并随机分为A、B、C(n=15)3组,分别采用全酸蚀粘结剂+双固化树脂水门汀系统、自酸蚀粘结剂+双固化树脂水门汀系统及自粘结双固化树脂水门汀系统粘结玻璃纤维桩,随后制作离体牙包埋试件,每个实验组随机分为3个亚组(n=5),分别记为不浸泡于人工唾液组(A1、B1、C1),浸泡于37℃人工唾液中24h组(A2、B2、C2),浸泡于37℃人工唾液中6月组(A3、B3、C3);随后,按照玻璃纤维桩在根管内的深度沿垂直于牙长轴的方向将牙根从冠方向根方切割出6片厚度为1mm的薄片试件,2片为一组,分别代表根上部、根中部以及根下部,使用微推出实验分别对根上部、根中部以及根下部的玻璃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大小进行测量和计算;并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断裂面的破坏模式。实验二选取实验牙齿60颗,采用全酸蚀粘结剂+双固化树脂水门汀系统粘结玻璃纤维桩,随后制作离体牙包埋试件,并根据纤维桩表面处理方法的不同,随机均分为A、B、C、D(n=15)4组:对照组(A组),硅烷偶联剂处理组(B组),35%磷酸酸蚀剂+硅烷偶联剂处理组(C组),5%氢氟酸凝胶+硅烷偶联剂处理组(D组)。将每个实验组随机分为3个亚组(n=5),分别为不浸泡于人工唾液组(A1、B1、C1、D1),浸泡于37℃人工唾液中24h组(A2、B2、C2、D2),浸泡于37℃人工唾液中6月组(A3、B3、C3、D3);随后,按照玻璃纤维桩在根管内的深度沿垂直于牙长轴的方向将牙根从冠方向根方切割出6片厚度为1mm的薄片试件,2片为一组,分别代表根上部、根中部以及根下部,使用微推出实验分别对根上部、根中部以及根下部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大小进行测量和计算;并使用体视显微镜观察断裂面的破坏模式。两组实验均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测3个主要影响因素--树脂水门汀粘结系统、桩道深度和人工唾液中浸泡时间对玻璃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影响,使用LSD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试件破坏断裂模式的结果应用chi-square检验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在使用全酸蚀粘结剂系统以及自粘结系统对纤维桩进行粘结的A组和C组(实验一)以及实验二的四个实验组中,纤维桩的粘结强度随桩道深度的增加而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自酸蚀粘结系统组(实验一B组)的粘结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2、实验样本不浸泡于人工唾液、浸泡于37℃人工唾液中24h与6月所测得的粘结强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3、在实验一中,在根上部桩道,全酸蚀粘结系统组粘结强度最大(A组),自酸蚀粘结系统组最小(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根中部桩道,三种不同的粘结系统对纤维桩粘结强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根下部桩道,全酸蚀粘结系统组粘结强度最大(A组),自粘结系统组最小(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实验二中,在根上部、根中部及根下部桩道,5%氢氟酸+硅烷偶联剂组粘结强度均最大(D1,D2和D3组),对照组粘结强度最小(A1,A2和A3组),且与其余各组进行比较时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硅烷偶联剂组(B组)与35%磷酸+硅烷偶联剂组(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4、纤维桩粘结破坏模式的分析显示,粘结界面破坏占主导地位,树脂粘结材料与纤维桩的内聚破坏及混合破坏较少。三种破坏模式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1、树脂粘结系统、桩道深度以及纤维桩表面处理方式均会对纤维桩在根管内的粘结强度产生影响。2、使用硅烷偶联剂对纤维桩进行表面处理后,粘结强度增大,且5%氢氟酸+硅烷偶联剂对纤维桩进行预处理能够显著增加其粘结强度。3、6个月内,粘结修复后在模拟口腔环境的人工唾液中浸泡时间的变化对纤维桩的粘结强度无显著影响。4、纤维桩的粘结失败主要发生在根管壁与树脂粘结材料及纤维桩与树脂粘结材料之间粘结界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