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住院患者中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Peripheral blood eosinophil,PBE)相对计数≥2%患者所占比例,并研究PBE与患者临床特征、病情分级、外周血T细胞亚群、激素治疗等的关系,旨在探讨PBE与AECOPD病情及临床转归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3月于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病房住院77例AECOPD患者,其中男性51例,女性26例,年龄49-91岁。所有患者均符合2018 GOLD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中COPD的诊断标准,且都处于急性加重期,根据PBE%将入组病例分为PBE%≥2%嗜酸性粒细胞阳性组(组Ⅰ)和PBE%<2%嗜酸性粒细胞阴性组(组Ⅱ),收集住院患者的个人基本信息、既往史、吸烟史、稳定期肺功能、住院期间相关血清学指标、CAT评分、激素使用量、机械通气使用情况、住院天数等临床资料。结果:本研究共纳入AECOPD患者77例,组Ⅰ23例,组Ⅱ54例,PBE≥2%者占患者总数29.9%,其中2%≤PBE%<3%者比例为14.3%(11),3%≤PBE%<4%者为6.5%(5),4%≤PBE%<5%者为1.3%(1),PBE%≥5%者为7.8%(6);200/μl≤PBE#<300/μl者为6.5%(5),300/μl≤PBE#<400/μl者为6.5%(5),PBE#≥400/μl者为6.5%(5)。组间比较,组Ⅰ患者COPD病程较组Ⅱ短,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性别、年龄、BMI、吸烟史、合并肺心病、并发症、基础ICS使用、家庭氧疗、近1年加重次数无统计学差异。两组PBE的相对值分别为3.00%(2.40%,5.10%),1.42%(1.23%,1.97%),绝对值分别为450(200,1200)/μl、230(130,360)/μl。组Ⅰ与组Ⅱ相比较,外周血N/L、Hb、CRP水平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临床分级Ⅲ级患者比例,入院CAT评分,WBC,FIB、D-Dimer,T抑制/细胞毒细胞,动脉血pCO2,痰培养阳性率,无创机械通气率,系统激素使用量,住院期间死亡率,住院天数水平较低,而临床分级Ⅰ、Ⅱ级患者比例,PLT,PCT升高比例,总T细胞、T辅助/诱导细胞、T抑制/细胞毒细胞、CD4/CD8,pH、pO2、SaO2,FEV1%pred、FeNO水平较高,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前后,组ⅠPBE绝对值及相对值、CAT评分减低,组ⅡPBE绝对值及相对值、N/L、pH上升,CAT评分、pCO2减低,均有统计学意义;余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组Ⅰ的PBE相对计数及绝对计数减低,组Ⅱ升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余无统计学差异。PBE相对计数与CRP呈负相关,具有统计学意义,CAT、WBC、pCO2有随PBE相对计数升高而降低的趋势,N/L、FEV1%pred、pH、pO2、SaO2有随PBE相对计数升高而升高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以2%为临界值,PBE在AECOPD患者中升高的比例为29.9%,PBE与AECOPD患者病情、临床转归无明显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