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脉活血饮对急性脑缺血大鼠损伤的保护作用

来源 :河南中医学院 河南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lwang88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通脉活血饮对急性脑缺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及血清中丙二醛(MDA)含量变化的影响,证实通脉活血饮对急性脑梗死有治疗作用。   方法:选用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体重220±20g,随机分成6组:假手术(A)、模型组(B)、尼莫地平组(C)、通脉活血饮高剂量组(D)、通脉活血饮中剂量组(E)、通脉活血饮低剂量组(F),每组 10 只,实验室室温 23±2℃,相对湿度保持在55%左右,常规饲料喂养,长期供应蒸馏水。实验前将动物置于室内适应环境一周,室内温度控制在 20~25℃,采用分笼、架式、专人喂养。按照经典Longa造模方法制造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MCA)局灶性脑缺血模型。造模成功后,剔除手术后死亡大鼠,给药方法:A,B组给予蒸馏水;C组给予尼莫地平混悬液;D,E,F 组给予通脉活血饮(3 组药物浓度不同)。分别检测腹主动脉血清 MDA的含量以及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对比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对6组大鼠实验所得数据分析显示:全血高切黏度尼莫地平组(C)、通脉活血饮中低剂量(E,F)组与模型组(B)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 ;全血低切黏度通脉活血饮高剂量组(D)与模型组(B)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 ,但与其余治疗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红细胞聚集指数通脉活血饮高剂量组(D)与模型组(B)比较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与尼莫地平组(C)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纤维蛋白原含量变化各治疗组(C,D,E,F)与模型组(B)比较,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P<0.01)。腹主动脉血清MDA的含量比较显示:通脉活血饮中高剂量组(D、E)、尼莫地平组(C)血清MDA含量明显减低,与模型组(B)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通脉活血饮高剂量组(D)与尼莫地平组(C)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组别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尼莫地平组(C)及通脉活血饮各组(D,E,F)与模型组(B)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尼莫地平组(C)与通脉活血饮各组(D,E,F)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显示:①通脉活血饮能改善给药6d后造模成功大鼠6h血液流变学指标;②通脉活血饮能够降低急性血清中MDA含量,从而阻止急性脑缺血大鼠的氧自由基的生成,减轻急性脑缺血大鼠的神经损伤。③通脉活血饮对大鼠神经功能有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1) 观察高龄孕鼠的妊娠情况及胚胎的一般生长发育情况、畸形分布及染色体异常情况。(2) 探讨加味丹寿汤对高龄孕鼠的生育能力、胚胎畸形及染色体异常的防护作用。
  研究背景:痞满是中医常见的脾胃病病证,其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胃脘痞满阻塞、胀闷不适,外无胀急之形,内无有物之邪,触之柔软、按之不痛。从西医学角度分析,该病多为慢性胃
目的:探讨儿童前臂双骨折维吾尔医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方法的选择及其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了2014年3月至2016年11月间所治疗的儿童前臂双骨折病例共60例,根据其治疗手段
目的:在充分阅读原著的基础上,初步探讨钱乙学术思想,对《小儿药证直诀》所载方药信息进行全面、细致地整理,并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辅助计算和统计,全方位、多层次进行分析、研究,以期获得《小儿药证直诀》方药配伍的重要信息,准确把握钱乙的用药经验,为传承名医学术思想,提升古方运用价值提供更多有效途径。方法:1选择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8年12月新1版《小儿药证直诀笺正》作为研究基础,该版本以周氏复刻本为
  目的:本课题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中医经典方剂结合当前常用手术技术对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模型进行治疗,通过观察该方法对动物模型血液流变学及血脂的影响,探讨其对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