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朱子哲学的研究历来不乏其人,由于西学东渐,有不少的学者以西释中来阐述朱子哲学观,不少学者以西学之范式与方法,诠释朱子之理论,但常常令学者找不到朱子哲学纲要之领。朱子之学的纲脉与要领没能把朱子哲学的内在的义理结构展开,局限于概念命题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方法的历史性与民族性。方法总是一定的历史文化的土壤中产生的,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民族传统与精神特质的反映。中国哲学是“意象哲学”,而“意象哲学”既要从思维上入手还要从结构上来解析即思维-结构模式。以朱子哲学中的理气观为例,“一而二,二而一”为朱子理气论的思维结构,一者,道也,二者,理与气也,此为道兼理气,是流行与对待之圆融。就思维上而言,本文先从朱子理气的思想渊源开始,朱子先后与延平先生和南轩先生亦师亦友的书信往来,在书信往来的讨论中,朱子的理气观逐渐形成。故说结构是历史的积淀,同时,历史是结构的展开。就结构而言,“道兼理气”是朱子的宇宙论,“先立乎其大”,找到中国哲学的本原——《周易》,《周易》中有一个结构模式一名三义:“意-象-言”,用此结构以来阐述朱子的理气观之纵向流行、横向对待、纵横贯通,此三者是理气论的整体性之体现。以纵向之流行看之,是一个生成论,是用“意-象-言”推之“理-气-物”(或太极-阴阳-万物)一种生成模式;以横向之对待看之,则是一个构成论,是由纵向流行结构卷藏为横向结构即为“虚-灵-理”;以纵横贯通看之,流行之中有横向之对待,横向之对待之中有纵向之流行,纵横无非是“道”。此为前四章的之所以如此安排的原因。至此,以“思维-结构”和“约-博-约”的方法来阐述“道兼理气”,此方法与中国哲学思维的特质整体性和圆融性相一致,使“道兼理气”无论是流行还是对待都是为举一含三,三者为一,故曰“一而三,三而一”。在最后一章,把朱子的“道兼理气”和“心统性情”相结合,实现“天人合一”;再与王阳明用“理一分殊”的方法进行比较,朱王“理一”于结构框架是一致的,而朱王的“分殊”于思维表现在不同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