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孢囊线虫病是青海省小麦、青稞上新发现的一种病害,由于其为害的隐蔽性,无特异性症状,多年来未引起重视,近年来该病害在我国的发生面积和为害损失逐年加重。本文针对生产中发现的这一新病害,开展了青海省小麦孢囊线虫病种类、发生分布、为害损失、品种的抗病性、农业化学防治方法等内容的初步研究探索,旨在为解决小麦孢囊线虫病影响农作物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现将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对采自全省6个地区21个乡镇的小麦、青稞田64份土样分离、检测,并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技术鉴定,明确了青海省小麦、青稞作物上的主要线虫病种类—小麦孢囊线虫病(cereal cyst nematode),病原为禾谷孢囊线虫(Heterodera avenaeWollen weber,1924);在湟源县青稞田的一个样品中检测到菲利普孢囊线虫(Heteroderafilipjevi)。2、通过对全省7个区域23个县(市)102乡镇1434块小麦、青稞田的调研检测,明确了青海省小麦孢囊线虫病发生概况、分布特征,绘制了青海省小麦孢囊线虫病发生分布图。发生概况:该病害在我省西宁市、东部农业区、海北州、海南州、海西州、黄南州、玉树州7个区域21个县市普遍发生,其中重病区占19.05%,中度发病区占66.67%,轻度发病田占14.28%。分布特征:不同海拔、不同生态区、不同土壤中均有分布,不同海拔的CCN群体密度差异不显著,不同生态区和不同土壤中的CCN群体密度差异显著。土壤中的分布:CCN孢囊主要分布在1-20cm的土层中,占总孢囊量的70%-95.32%。3、采用盆栽试验和田间实地测定的方法,测定了CCN群体密度(卵/g.土)与危害损失的关系。CCN为害小麦,影响根系发育,根系产生很多根结,根结纠结成团状,不能正常吸收养分和水分,从而造成小麦株高、分蘖、长势、穗粒数、千粒重等农艺性状和产量指标的下降。每克土壤中CCN卵量≤(5±1.5)时,各项指标下降不显著,产量损失<10%;每克土壤中CCN卵量≥(10±2)时,各项指标下降显著,产量损失高达15.52%~55.01%。不同品种、不同土壤土质、栽培管理条件下CCN造成的产量损失有所不同。4、采用田间病谱鉴定和室内人工接种相结合的方法,鉴定了144份小麦种质资源和184份青稞种质资源对CCN的抗病性。结果表明:参试的144份小麦均为感病品种,但不同种质资源间抗病性差异很大。参试的184份青稞种质资源,中抗品种6份,其单株雌虫量5.1~10.0个/株;中感品种16份,单株雌虫量10.1~20.0个/株;其它青稞种质资源的单株雌虫量20.1~53.00个,为高感品种。5、在湟源、湟中、循化、化隆四县,通过对不同轮作方式、不同施肥麦田CCN群体密度的调查研究表明:麦—薯、麦—豆、麦—油轮作,对CCN有良好的控制效果,与小麦连作田相比,土壤中孢囊减退率达45.41%~51.64%,增产率18.84%~23.71%;增施有机肥对CCN群体密度没有显著的影响,但田间麦苗长势好,抗逆性强,减轻了CCN的为害损失,可以挽回15.50%~20.58%产量损失。6、田间药剂试验结果:目前国内使用的常规杀线剂10%噻唑磷、10%灭线磷、5%涕灭威等药剂土壤处理防治小麦孢囊线虫病,防效可达40%~64%,但这些药剂毒性大,土壤残留和环境污染严重,且成本高,不适合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甘肃农业大学研制的种衣剂1号包衣防治小麦孢囊线虫病,防效可达70%以上,且用药量少,土壤残留和环境污染少,成本低,是目前防治CCN最理想的一种药剂,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