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杂多酸、金/TiO2复合催化剂的研制与光催化性能

来源 :湖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1987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半导体光催化化学研究的发展现状、理论以及现实意义。详细阐述TiO2光催化消除有机污染物机理及其研究现状。制备了(C5H7N2)3AsMo12O40?5H2O/TiO2和RE(RE=La、Ce、Pr、Nd) /TiO2光催化剂。在自行设计和安装的流动连续光催化反应装置中,以甲醇(丙酮)与空气的混合气体模拟室内空气污染物,在可见光或平均波长为253.7nm的紫外灯照射下的进行光催化消除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活性。运用红外光谱、差热-热重、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荧光光谱等表征手段系统研究了催化剂的光谱性质以及结构形态。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RE(RE=La、Ce、Pr、Nd)/TiO2光催化剂,研究了单一稀土元素的掺杂对TiO2催化活性的影响。通过光催化消除甲醇实验研究了活化温度、不同稀土元素及其掺杂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差热-热重、荧光等实验结果表明:由于稀土元素的掺杂,TiO2由锐钛矿向金红石相的转变温度有所提高;光生电子和空穴复合率有所降低,催化性能明显提高。尤其是Pr元素的掺杂对TiO2催化性能的提高最为明显。初始浓度为12.0g?m-3,流速为10.0ml?min-1,催化剂用量为0.1g时,Pr/TiO2催化消除甲醇的消除率达84.0%。对Pr/TiO2催化剂催化消除甲醇反应进行了动力学研究。活化能为20.0kJ?mol-1,表现为一级反应。采用浸渍法制备了(C5H7N2)3AsMo12O40?5H2O/TiO2复合光催化剂,通过一系列表征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研究。由扫描电镜可以看出复合催化剂粒子细化,颗粒分布更为均匀;测定了TiO2以及不同(C5H7N2)3AsMo12O40?5H2O含量的复合催化剂的荧光发射光谱,发现掺杂后催化剂的发射光谱相对强度要明显小于纯的TiO2,说明(C5H7N2)3AsMo12O40?5H2O的掺杂有助于抑制电子-空穴的复合,充分体现了二者的协同效应。(C5H7N2)3AsMo12O40 ? 5H2O掺杂量为5.0wt.%的(C5H7N2)3AsMo12O40?5H2O/TiO2的催化剂活性最好。在甲醇初始浓度为3.2g?m-3、丙酮初始浓度为3.5 g?m-3时,体系流速为10.0ml?min-1时,催化剂的对甲醇和丙酮的消除率达到100.0%。在Au/TiO2紫外光催化消除甲醇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可见光对甲醇的催化消除作用。运用正交试验考察掺杂量、焙烧温度、焙烧时间等制备因素对催化剂可见光催化活性的影响,获得了金含量为1.0wt.%,焙烧温度为200℃时为最佳制备条件。在可见光下,当甲醇气体初始浓度为35.0g?min-1流速为5.0ml?min-1时,催化消除可达62.3%。
其他文献
<正>随着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市场主体之间的经贸往来日益频繁,交易形式日趋多样,劳动者维权意识不断增强,政府监管法制化程度显著提高。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中最为
本文采用第一性原理平面波超软赝势方法,应用Accelrys公司开发的Materials Studio中的CASTEP模块,分别计算了锐钛矿相TiO2、金红石相TiO2和TiO2混晶(钛矿相TiO2和金红石相TiO2
<正>信息化进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逐步成为一项重要的企业资产,数据质量治理工作也随之得到广泛关注。数据质量的优劣不仅关乎企业运营及各类报表生成的效率、准确率及合规性,
对蜀地叶介福一脉几代琴家之琴学、琴艺的中观研究,以新的文献与口述资料为基础,一方面为巴蜀琴学细节与脉络的宏观研究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又为对某一琴家、琴曲乃至琴器的
钒酸铋(BiVO4)和钒酸铟(InVO4)是新型的可见光催化剂,但目前它们的制备方法均存在能耗大、成本高、产生污染等问题,使其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因此,探索一种简
沉积物作为湖泊营养物质的蓄积库,能够直接反映湖泊污染状态,生态环境演变过程以及人类活动信息。本文选取四个不同类型湖泊沉积柱作研究对象,分析了四个不同区域沉积物的营
据彭博社近日报道,科幻作家和科学家们一直在预测机嚣人管家的到来。但目前为止,家用机器人一直相对缺乏想象力,例如机器狗、吸尘器和割草机等。《杰森一家》中的管家机器人Rosi
近两年随着江西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 ,使国民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逐步增强 ,能源供需矛盾以及能源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实施江西能源可持续发
在ASME标准中,采用了基于强度的满足泄漏率等级的垫片系数m和垫片预紧应力y,而没有考虑到接头的泄漏率要求。研究基于泄漏率的垫片系数m(L)、垫片预紧应力y(L),以及EN1591-1
WO3因其着色效率高,成为研究最为广泛的无机电致变色材料。由于多晶WO3的电致变色性能较差,目前大部分电致变色器件是由非晶态氧化钨构成。然而非晶态氧化钨薄膜的稳定性差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