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纤维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grs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是一种新型的超高强度、高韧性的水泥基复合材料。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其显著特点是强度更高、韧性更大、耐久性更好。利用UHPC材料的这些特性来替代传统的混凝土用于建筑结构中,可以提高构件开裂强度,增强结构的耐久性,用于道路和桥梁结构中,可以增加结构的刚度,提高结构的疲劳寿命等。UHPC抗拉强度的提高主要依赖钢纤维的掺入。钢纤维的掺入,一方面提高了UHPC的抗拉强度,另一方面,对UHPC开裂后韧性的提高也有影响。本文选取了直线型、端勾型和波纹型三种长度在20mm以内的不同长径比钢纤维,对比了纤维掺量、纤维长径比对UHPC工作性、与基体的粘结性能,以及抗压和抗弯拉强度等方面的影响,并且通过受弯荷载-挠度曲线来反映不同钢纤维增强和增韧的作用效果,最后还拟合了不同长径比、粘结强度等和纤维增强混凝土强度的内在关系。为此得出了以下结论:(1)通过不同长径比纤维对UHPC工作性和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分析了纤维长径比对UHPC流动性、抗压强度和抗弯拉强度的影响,研宄表明:随着纤维长径比的增大,纤维对UHPC的流动性影响增大,当长径比为65,掺量为3%时的流动度最小,为190mm。UHPC的抗压强度随纤维长径比的增大变化不大,而抗弯拉强度随着纤维长径比的增大有不同程度的增大,当纤维长径比为65时,UHPC有最大的抗弯拉强度。(2)纤维类型对UHPC流动性影响不显著,而对UHPC的抗压和抗弯拉强度的影响很大。其中端勾型纤维提高幅度最大,为65.3%。不同类型钢纤维与混凝土的粘结力不同,其中端勾形钢纤维与混凝土的粘结力最大,为23.9Mpa,波纹形纤维的粘结强度为21.5Mpa,直线形纤维的粘结强度为18.9Mpa。(3)纤维掺量对UHPC的流动性和力学性能影响很大。随着掺量的增加,纤维对UHPC流动性的影响越大,当纤维掺量为3%时,流动度有最小值190mm。但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UHPC抗压和抗弯拉强度的增幅逐渐减小。纤维掺量为2.5%和3%时的抗压和抗弯拉强度基本相同。(4)不同类型钢纤维UHPC的开裂荷载差别不到5%。相对于直线型钢纤维而言,变形钢纤维对UHPC开裂后强度和韧性的继续提高有显著效果。因此,在相同掺量下,端钩型钢纤维增强增韧效果要优于波纹型。(5)本文根据纤维增韧增强的机理,推导了不同长径比、粘结强度和体积掺量的纤维对UHPC的强度和韧性的影响等,并与文本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拟合了其中的内在关系。
其他文献
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后的最终产物,其中脂质是污泥中有机含量第二的有机物,回收利用污泥中的脂质用作生物柴油、润滑油、化学品是污泥资源化处理的新方向。脂质资源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不断发展成熟。作为城市最重要的居住功能,在功能复合的理念下,大片的大规模居住区级的住区会在城市中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将会是能够很和谐的融入
随着智能时代的来临,动态几何技术以它动态可变的操作特性出现在学习者的视角中;与此同时,教育的现代化、媒体的数字化、平台的多元化使得动态几何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愈加地
我国安全学科近几年发展较快,2009年国家标准学科分类体系GB/T13745-2009《学科分类与代码》一级学科“安全科学技术”新增5个二级学科,其中就有代码为62023的“安全物质学”
皮肤缺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病症之一.大面积深度烧伤的创面、广泛瘢痕切除后、外伤性皮肤缺损等需要足够的皮肤进行修复,在自体皮源不足的情况下,要达到修复创面、重建功能的
以汽轮发电机组为核心的火电厂优化运行,一直是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现代化的重要研究方向。在国内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系统)蓬勃发展的研究背景下,重点研究SIS系统中实时数据库平
独立学院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存在形式,其本质在于培养人才。与国有普通高校相比,正处于成长与完善阶段,独立学院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和学生特点,加强对独立学院学习弱势群体的关注,使
采用三维激光扫描仪获取数据过程中,影响激光点云数据质量的因素较多,其中入射角度是主要影响因素之一。选择江苏海洋大学校苍梧校区的海洋楼东侧墙面上3个粗糙度不同的局部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徕卡C10扫描仪获取激光点云数据,采用Cyclone8.0软件进行数据预处理,在Excel软件中进行结果统计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入射角度的增大,激光点云反射强度逐渐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