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结直肠癌是当今世界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每年大约有100万病人新患结直肠癌,并且每年有近50万病人死于结直肠癌,结直肠癌病人的五年生存率仅为40%-60%。近几年来,随着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提高结直肠癌病人的生存期有所延长,但是仍然有很大比例的病人因为耐药性、复发等多因素面临较差的预后。结直肠癌发生的分子机制主要是由于一系列基因和表观遗传学层次的改变,导致致癌基因的激活和抑癌基因的失活从而诱导癌症的发生。然而结直肠癌发生的具体的分子机制仍然不甚明了。关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和药物耐受性的研究,将极大地有利于结直肠癌的诊疗和预防。微小RNA(microRNAs,miRNAs)是一种内源性的小分子非编码RNAs,其通过与靶基因序列的3’UTR区特异性结合,从而调控靶mRNA降解或阻遏其翻译。由于miRNAs广泛存在以及靶向的特异性,miRNAs可以靶向于不同靶基因来调控众多复杂的细胞进程。许多研究表明,miRNAs在细胞的生长、分化、凋亡和肿瘤形成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包括结直肠癌在内的多种肿瘤中发挥着抑癌或促癌作用。在众多miRNAs中miR-497在多种肿瘤中已被发现能够抑制肿瘤的发生发展,在肿瘤中miR-497的表达通常表现为下调,过表达miR-497能够抑制肿瘤。目前已经发现miR-497能够直接靶向调控参与肿瘤进程的一些基因(IGF-IR、eIF4E、SMURF1、Bcl2以及cyclin E1)从而调控肿瘤包括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我们收集了62对结直肠癌病人的肿瘤组织和癌旁组织,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在结直肠癌组织中miR-497的表达量显著下调,并且通过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发现miR-497的表达量与结直肠癌临床分级密切相关。我们构建了过表达miR-497的结直肠癌稳定细胞株,在细胞分子生物学水平上研究miR-497的生物学功能。我们发现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过表达miR-497可以显著抑制细胞增长速率、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为了进一步研究miR-497作用的分子机制,我们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验证miR-497可直接靶向KSR1。同时,过表达无3’UTR KSR1cDNA能够逆转miR-497对结直肠癌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我们发现miR-497能够提高结直肠癌细胞对五氟尿嘧啶(5-Fu)的药物敏感性,这提示miR-497在结直肠癌肿瘤耐药中起重要作用。最后,通过裸鼠体内成瘤实验在动物水平验证miR-497的抑制效果,我们发现过表达miR-497能够抑制结直肠癌肿瘤的生长,证实了miR-497对结直肠癌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综上所述,miR-497的表达量与结直肠癌临床分级密切相关,miR-497通过靶向调节KSR1影响下游信号的表达从而在体内和体外抑制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通过本研究,我们发现了miR-497与结直肠癌临床分级的关系,阐明了miR-497通过其作用靶点抑制结直肠癌生长的作用及分子机制,揭示了miR-497增加结直肠癌细胞对五氟尿嘧啶(5-Fu)的药物敏感性作用,为miR-497成为结直肠癌诊断、治疗、预后的分子靶标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