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炭疽病的侵染来源研究及防治药剂的筛选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ssc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苹果炭疽病又名苦腐病,是导致苹果果实腐烂的主要病害之一。我国目前对苹果炭疽病田间侵染来源研究的很少。传统上,认为我国苹果炭疽病有胶孢炭疽菌引起,防治药剂也主要针对该病原菌。新近研究表明尖孢炭疽菌也是我国苹果炭疽病的重要病原,在田间占20-30%。因而筛选能够兼治两种病原菌的药剂势在必行。针对这些问题,研究了不同寄主来源的尖孢炭疽菌和苹果叶片作为苹果炭疽病侵染来源可能性,并筛选了能够对两种病原菌都具有防治效果的杀菌剂。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通过比较来自不同寄主上尖孢炭疽菌的菌落形态、生长速度及对苹果的致病性,结果显示:各个供试菌株的菌落形态和生长速度有一定差异,但与寄主无明显的相关性;不同寄主来源的菌株都能侵染苹果,产生典型的炭疽症状,菌株间的致病性表现出显著差异,存在一定的致病力分化,部分菌株致病力强于苹果本身的菌株,部分菌株致病力弱于分离于苹果上的菌株。结果表明不同寄主上的尖孢炭疽菌有可能是苹果炭疽病的田间重要侵染来源。(2)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尖孢炭疽菌和胶孢炭疽菌在离体和活体叶片上产生侵染结构的情况,发现两种病原菌的分生孢子都能够在叶片上萌发,并产生芽管、附着孢和穿透孔。但产生某些结构及所需时间不同:尖孢炭疽菌的芽管往往具有许多细小的分支或分化成细长的菌丝;与胶孢炭疽菌相比,其孢子萌发、芽管顶端膨大和形成具有黑色素的附着胞所需时间较短,出现要早。利用活体叶片接种,观察到两种病原菌产生的侵染结构与离体接种一致,但叶片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两种病原菌在离体叶片上的扩展情况,发现二者在叶片组织中的扩展没有明显差别,即都能穿透寄主表皮细胞的细胞膜,在穿透细胞壁过程中菌丝在细胞壁处发生收缩,再继续膨大。菌丝在海绵组织中从细胞间向细胞内扩展时,菌丝靠近顶端的部分膨大,形成一个膨大体。最后菌丝在表皮细胞中形成分生孢子盘。这些研究结果推测:两种病原菌均能侵染苹果叶片,在苹果生长旺期不表现症状,处于潜伏状态,在生长后期或落叶上开始扩展,并产生子实体,在叶片上越冬,作为次年田间的初侵染源。(3)采用分生孢子萌发法、抑菌圈法和和离体果实试验比较了5种杀菌剂对苹果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苹果炭疽病两种病原菌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但抑制效果存在差异,如抑制菌丝生长试验中,代森联对胶孢炭疽菌的EC50为91.34μg /mL而对尖孢炭疽菌的EC50为308.52μg /mL。本醚甲环唑和苯并咪唑在皿内试验及果实上的防治试验均表现出较好的效果,建议作为苹果炭疽病防治的药剂。
其他文献
利用Photoshop CS6的测量功能,对卫星遥感地图中鄱阳湖洪灾面积进行计算。先计算出图中鄱阳湖湖面占用的像素,再通过图中比例尺计算出每个像素代表的实际面积,最后得出鄱阳湖
采用将氮配位的联吡啶铁键合到商品树脂上的方法,制备联吡啶铁树脂相可见光仿生光催化剂。以太阳光作光源,以甲基紫溶液的脱色为模型反应,研究联吡啶铁树脂相可见光光催化剂
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土壤重金属(含类金属砷)污染的植物吸取修复研究及技术探索,先后发现了一批具有较高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的铜、砷、镉、锰等重金属的积累或超积
<正>微型盆景是盆景艺术不断发展创新的产物,又称袖珍盆景或掌上盆景。比它更精细的还有超微型盆景,又称指上盆景或迷你盆景。唐代古墓壁画中仕女手上的盆景及元朝高僧韫上人
本文从犯罪学的角度研究当前我国会计犯罪的原因,并对我国会计犯罪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阿魏酸是很好的抗氧剂和酪氨酸酶抑制剂,由于脂溶性差,配伍性差,使其在化妆品中的应用受到限制。阿魏酸酯类衍生物不仅具有阿魏酸相似的生物活性而且具有良好的脂溶性和稳定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在诊断胆道梗阻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对照.方法:应用多层螺旋CT与低场磁共振MRCP技术对46例超声诊断为胆道梗阻患者进行上
<正>起因城镇水景观规划设计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城市水环境的规划设计,而雨洪控制利用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雨水作为水的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系统中的一个关键要素,在城
<正>进入2012年,由于欧债危机和美国经济不景气,欧美市场对家用纺织品的需求有所下降,家纺产品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根据中国纺织品进出口商会信息,2012年1—5月,全国家用纺织
综述了符合绿色环保要求的聚酯、尼龙、聚丙烯等再生合成纤维的利用及其在产业用纺织品各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