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预期性悲伤、应对方式和自我超越现状,分析预期性悲伤、应对方式和自我超越的相关性,明确自我超越的影响因素,探索预期性悲伤和应对方式对自我超越的影响,为临床护理人员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升主要照顾者的自我超越水平,保障其身心健康,从而为提高照顾质量提供资料。方法:本研究属于描述性研究中的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1月到9月,选取吉林省1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住院的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354例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和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预期性悲伤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和中文版自我超越量表。利用SPSS26.0统计软件包,采用频数、百分比、均值与标准差、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得分为78.42±12.63(37~117)分,其中“失去的感觉”维度得分最高。预期性悲伤得分在主要照顾者的不同性别、年龄、工作状态、照顾时长、与患者的关系、性格、癌症家族史、直系家属死亡经历、与患者亲密程度;在患者的不同性别、文化程度、工作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病程、疾病分期、治疗方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应对方式中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27.13±3.92(17~34)分,消极应对方式得分为10.96±2.04(6~16)分。积极应对方式在主要照顾者的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工作状态、照顾时长、与患者的关系、性格、癌症家族史、直系家属死亡经历、与患者亲密程度;在患者的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分期、治疗方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消极应对方式在主要照顾者的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与患者的关系、性格、直系家属死亡经历、与患者亲密程度;在患者的不同性别、年龄、工作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疾病分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中自我超越不良者277人(78.2%)。自我超越得分在主要照顾者的不同年龄、文化程度、有无慢性病、性格、癌症家族史、直系家属死亡经历、与患者亲密程度;在患者的不同性别、年龄、工作状态、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付费方式、疾病分期、治疗方式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4)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与自我超越呈负相关(r=-0.598,P<0.01)、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r=-0.651,P<0.01)、与消极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547,P<0.01)。积极应对方式与自我超越呈正相关(r=0.646,P<0.01)、消极应对方式与自我超越呈负相关(r=-0.566,P<0.01)。(5)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有无慢性病、性格、直系家属死亡经历、治疗方式、预期性悲伤、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多元分层回归显示,在控制了一般人口学特征之后,预期性悲伤对自我超越的解释力增加了10.4%,应对方式则增加了9.3%,所有变量共解释了总变异的56.8%。结论:(1)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中,“失去的感觉”最为严重,亟待改善。其中主要照顾者为女性、年龄≥56岁、退休、照顾时间<1个月、患者的配偶/子女/父母、性格内向、有癌症家族史、有直系家属死亡经历、与患者亲密程度>9分者;患者为男性、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退休、家庭人均月收入低、病程短、疾病分期为晚期和保守治疗者的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水平较高。(2)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倾向于采取积极应对方式。其中主要照顾者为年龄<55岁、大专及以上、在职、离职或无业、照顾时间>6个月、与患者关系为其他、外向型性格、无癌症家族史、无直系家属死亡经历、与患者亲密程度>8分;患者为男、≤45岁、大专及以上、疾病分期为早期的主要照顾者积极应对方式水平较高。主要照顾者为女、>55岁、高中或中专以下、退休、家庭人均月收入≤4000元、患者的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性格内向、有直系家属死亡经历、与患者亲密程度≤9分;患者为≥76岁、非在职、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元、疾病分期为中、晚期的主要照顾者消极应对方式水平较高。(3)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中自我超越不良者约占80%,有待提高。主要照顾者为<35岁、大专及以上、无慢性病、外向型性格、无癌症家族史、无直系家属死亡经历和与患者亲密程度高者;患者为男、46岁以上、离职,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元,城乡居民医保、疾病分期为晚期、非保守治疗者的主要照顾者自我超越水平更低。(4)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预期性悲伤水平越高,自我超越及积极应对方式水平越低,而消极应对方式水平越高。积极应对方式水平越高,自我超越水平越高,而消极应对方式水平越高,自我超越水平则越低。(5)癌症患者主要照顾者的自我超越影响因素为,有无慢性病,混合型性格,直系家属死亡经历,应对方式、预期性悲伤,其中预期性悲伤影响最大,预期性悲伤水平越高自我超越水平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