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前聋儿童人工耳蜗植入后听觉言语及行为问题评估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y610325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随访在我院行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的部分语前聋患儿,观察听觉言语康复的时间规律,同时观察植入人工耳蜗儿童的心理行为发展情况。方法:62例语前聋患儿纳入研究。听觉言语评估包括声场纯音听阈测试,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或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MAIS/IT-MAIS)、听觉行为分级(CAP)和言语可懂度分级(SIR),并使用儿童行为量表(CBCL)对患儿行为问题进行筛查。根据研究因素分组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康复时间长的患儿组听觉言语评估结果更佳,2年以内组和2-4年组MAIS/IT-MAIS得分率、CAP和SIR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2~4年组和4年以上组纯音听阈、SIR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此外,12例患儿CBCL总粗分大于分界值,行为问题检出率为20%。6-11岁患儿中男性出现“攻击性”频率最高,女性出现“抑郁”频率最高。结论:语前聋患儿接受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后听觉言语能力随着康复时间增加而提高,且发展趋向一致。在康复时间4年时,听觉能力达到一个平台期,言语能力仍有进步空间。佩戴人工耳蜗的患儿在获得良好听觉言语康复效果后,仍易产生行为问题,应对其心理行为发展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正确的疏导。
其他文献
目的了解重庆地区儿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免疫现状,以及乙型肝炎疫苗被纳入计划免疫前后感染及免疫状态的变化趋势。方法对1989年~2009年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门诊、体
背景由于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抗生素耐药率的增加和目前疫苗本身的缺陷,使得其防治成为了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要想彻底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深入其致病机制,为新药物和疫苗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在前期研究中,我们通过体内表达技术(IVET),筛选出了与肺炎链球菌毒力相关的体内诱导基因(in vivo-induced gene, ivi gene)。经过对这些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