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腰椎椎间孔矢状面MRI的分析,探讨影响腰椎间孔形态及造成腰椎间孔狭窄症(lumbar foraminal stenosis,LFS)的原因;通过对AB两组腰4-5、腰5-骶1两个节段矢状面MRI图像的对比分析,寻求影像学上评估该疾病的量化指标;通过对比分析观察组术前及末次随访时腰、腿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分,评估经椎间孔腰椎融合术(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TLIF)治疗LFS的临床疗效。材料和方法: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经过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孔狭窄症的30例患者(观察组,A组)的术前MRI图像和临床疗效进行系统性回顾分析。选取同期收入院的腰椎间孔无异常的32例患者(对照组,B组)的MRI图像与A组对比,所有患者均经过完善的相关影像学检查,包括腰椎X线平片,腰椎CT和腰椎MRI,选择MRI图像上观察腰椎间孔最为清晰的T2W1序列,以矢状面作为研究平面,对AB两组患者腰4-5、腰5-骶1两个节段椎间孔的三个重要指标(椎间孔垂直径、椎间孔矢状径以及椎间孔面积)进行分析,用图像处理及分析软件对其进行测量并记录结果,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A组患者均采用TLIF治疗,记录A组术前和末次随访VAS评分结果和ODI评分结果,此次VAS评分包括腰痛VAS评分和腿痛VAS评分两部分。应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对象包括:(1)两组的性别组成比和年龄分布(2)椎间孔的三个指标(3)A组术前和末次随访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性别分布采用χ2检验,其他资料采用t检验,如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AB两组性别组成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年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B两组L4-5、L5-S1椎间孔各量化指标的对比结果如下:(1)A组L4-5、L5-S1椎间孔垂直径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L4-5、L5-S1椎间孔矢状径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L4-5、L5-S1椎间孔面积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患者术前与末次随访时的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评分对比结果如下:(1)A组末次随访腰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A组末次随访腿痛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A组末次随访ODI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起腰椎间孔狭窄症因素有很多,如黄韧带病变(肥厚、钙化及骨化),椎间盘突出、小关节增生、神经根的病变等,常多个因素同时存在;椎间孔垂直径、椎间孔矢状径和椎间孔面积可以作为评估腰椎间孔狭窄症的量化指标;TLIF可以明显改善LFS患者腰痛、下肢痛等症状,临床疗效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