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经济原则是指:在传输的信息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应该让文本越简捷越好,以减少交流双方在编码和解码语言信息上所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政治新闻是国家政策、纲领路线和政治策略的集中反映,具有的高度的权威性,其语言应简明扼要,准确达意。口译是中国两会期间政治新闻发布会所采取的形式。口译的质量不仅决定了其他国家对我国国内政策理解的准确程度,还直接体现了我国整体的文化素养和教育水平。如果口译人员在翻译过程中,采取逐字逐句的翻译策略,其译作不仅不符合西方人阅读习惯,导致译文的可读性与美感性降低,而且还增加了译者的负担,造成译文信息冗余,与语言经济原则背道而驰。 作者通过阅读大量文献发现,国内外大部分学者专注于分析言语交际中的语言经济原则,较少致力于对口译过程中语言经济原则的研究。本文专注于应用语言经济原则来解释政治新闻口译中,译者所采用的各种策略的原因。为保证本研究的时效性、权威性以及代表性,本文选取2013年两会期间中外新闻发布会中的中英政治语篇口译材料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方法,分析了中文原文与英文译文各自的语言特点及其用语目的。在语言经济性原则的指引下,从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讨论译者面对两种不同的语言,是怎样维持语话者经济与听话者经济的平衡,使译文简明扼要,准确达意,最终实现语言资源的优化配置。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一、在词汇、句法和语篇三个层面,语言经济原则是如何影响政治语篇的口译的;二、口译人员是如何维持与话者经济与听话者经济之间的平衡的;三、在语言经济原则的指导下,口译人员应如何翻译政治新闻语篇。作者希望该研究能让未来的口译人员在翻译政治语篇时能够保证译文的语言经济性,够防止冗余信息,提高其译作的质量与美感。 全文由六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作者简单介绍了本研究的相关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以及全文的组织结构。第二部分为文献综述。作者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政治新闻语篇口译研究和对经济原则的研究以及对口译过程语言经济原则的研究。第三部分从词汇,语义,语用三个层面探讨了语言经济原则。第四部分介绍了本研究材料的来源和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第五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作者在语言经济性原则的指导下,采用对比的方法,分别从词汇、句法、篇章三个方面对材料进行了详细分析,阐述口译中的语言经济性,凸显译者在整个交际过程中的重要性。最后为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