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中学日语教育现状及前景分析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wwaiww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每隔两年开展一次全球日语教育情况调查,2006年的调查发现,全中国有68万人学习日语,人数仅次于韩国,位列全球第二。在大量的日语学习者中,有近20%的中小学生。中国的中小学开展日语教学最早始于上世纪30年代的台湾地区,后来扩展到东北的伪满洲国。旧中国的日语教育带有被侵略性,日本统治者废除了中小学的中文课程,妄图进行文化侵略,二战后中国废除了这种不合理的教育。新中国的中小学日语教育始于中日邦交正常化,为了增进中日友谊,也为了实现中小学外语课程的多样化,国家有选择地开展了初中等日语教育,学校较多集中在延边、东北和大连地区,上海当时有两所中学:甘泉外国语中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外国语中学开设了日语班。上世纪80年代第一次中日友好的浪潮使两所学校的日语教育飞速发展,教育水平很快超过了国内同类中学,在高考和日语能力水平测试中都取得了令同行瞩目的成果。进入21世纪,中日关系发生了急剧变化,国内很多城市的中学日语教育萎缩甚至消失,中学日语教育面临极大挑战。但是,在上海,中学日语教育却是另一种命运。上海的城市综合实力和国际化程度进一步提升,大学教育已不能满足城市对外语人才的需求,上海开始在中学发展多语种教学和第二外语教学,这使上海的中学日语教育在中日关系的冰河时期不减反增,不仅第一外语日语教育稳定发展,而且第二外语日语教育从零起步发展壮大,部分学校还尝试开展了英、日双外语教学,寻求日语教育的突破口。但也应看到,在全国的中学普遍把英语作为第一外语的大形势下,中学日语教育始终摆脱不了小语种的地位,在上海,其规模、实力、投入和受到的支持力度不能与中学英语教育同日而语,上海的中学日语教育正在面临第一外语学生减少、高考受限、总体水平下降等问题;另一方面,上海的中学日语教育的目的需要引起关注。受到高考制度的影响,中学日语教育演变成为单纯的应试教育,高考日语卷难度低于英语卷成为学生在中学阶段选择日语作为第一外语的最大目的,更有甚者,有些学生学习日语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能看懂日本的动画片和打日本的游戏,中学日语教育正在失去为了加强中日友好和培养知日家的最初目的。上海作为中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和国际性大都市,外语教育有良好的环境和众多机会,上海的外语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运用方面,而且要成为语言研究、异文化研究领域的领军者。中学开始开展多语种教育是使外语教育走向深远的必要准备,上海的中学日语教育如何突破瓶颈、在不偏离目的的道路上发展壮大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其他文献
2012年是我国三网融合试点第一阶段的收尾之年,虽然期间出现了牌照互发和互联网电视机顶盒等一些波折,但是在回顾时,必须承认国内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国务院定的工作目标大多
铅锌矿是国土资源“十一五”规划《矿产资源保障工程》中的主攻矿种,也是新疆主要的矿产资源。新疆乌恰地区具有巨大的成矿潜力,孕育有丰富的铅锌等多金属矿产资源,本次研究
我国是钢铁生产大国,目前我国粗钢产量已经达到5亿吨,产量位居世界第一。根据计算,我国每年产生矿渣大约1.5亿吨和钢渣大约6500万吨。如何充分利用好这些冶金固体废弃物事关
“崇王(羲之)”观念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观念之一,对王羲之的推崇是一种文化建构行为。文章对宋元明时期的“崇王(羲之)”观念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从王羲之相关
近年来,随着中国股权分置改革的全面推进,中国的证券市场得到了空前发展;如今,中国证券市场已成为当今国际市场中最有潜力、最受瞩目的新兴资本市场之一。为了支持中国证券市
资本市场功能是为各类企业提供直接融资的渠道,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资本市场实践中长期存在直接融资方式单一而且融资条件过高的问题,实践中导致了融资结构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