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贵阳市083系统宇光分公司电镀车间其镀件镀前酸洗含铜废水的处理为研究背景,提出了“中和-絮凝沉淀-酸浸”的化学处理工艺,并对影响该工艺的因素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考察了加碱量、pH值、温度、搅拌时间以及沉淀静置时间对中和沉淀过程的影响,得到在本实验条件下最佳反应条件为:室温下,加20%的氢氧化钠溶液调电镀废水的pH为8.5左右,搅拌4min,沉淀静置至分层即可。经过本实验工艺处理,铜的沉淀率可达99%以上,处理后的排放废水中铜离子含量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最高污水排放浓度(≤1mg/L);比较了三种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PAM)、聚丙烯酸钠(PAAS)和聚乙烯醇(PVA)对中和沉淀电镀废水的絮凝沉降效果,通过实验选择PAAS作为处理酸性含铜电镀废水的絮凝剂。当电镀废水中铜离子的浓度为366.7mg/l时,取400ml加碱中和沉淀处理后的实验水样,加入0.5g/l的聚丙烯酸钠1.5ml即可达到较好的絮凝沉降效果;含铜废水经碱沉淀后的滤渣,再用硫酸浸取以回收铜。实验研究了加浓硫酸量、浸出时间、浸出温度、液固比对浸出效果的影响,得出了铜浸出较为理想的工艺条件是:室温下,每克由实验制备的干电镀污泥加浓硫酸2.76g,液固比为10,浸出时间2h。在此条件下,铜的浸出率可达93%以上。另外,本论文对实验室配制的铜、镍混合模型液进行了分离研究,通过对铁屑置换法、硫化钠选择沉淀法、氢氧化钠分步沉淀法和氨水分步沉淀法四种分离方法的比较实验,得出以氨水分步沉淀法对混合模型液中的铜镍进行分离其效果最佳,其中铜的收率可达94.59%,而镍的损失率仅为2.91%;并对分离后的硫酸镍溶液,采取先用氢氧化钠沉淀,再用浓硫酸溶解的方法,可以得到浓度较高、较纯的硫酸镍溶液,经蒸发、浓缩、结晶后可得到质量很好的工业级硫酸镍产品,其主要产品质量指标符合国家一类标准。论文的研究表明:含铜/镍电镀废水经本实验方案处理,操作简单方便,不但回收了其中的有价金属,而且实验工艺所产生的废水,也可以满足国家相关的废水排放要求,达到了资源化和无害化的目的。本论文采取的工艺方案具有经济和环境双重效益,其研究结果,对工厂实际利用化学法处理电镀废水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