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伴随着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人口高龄化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急剧的社会转型中,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城市高龄老人日益呈现“三高三低”的特征,即高疾病率、高丧偶率、高空巢率和低收入、低保障、低支持,其生存状况令人堪忧。提供符合高龄老人切身需要的养老服务,对于提高高龄老人的生活生命质量,减缓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次研究以南京市G区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以及文献研究法,从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以及社会参与四个方面分析高龄老人与中低龄老人在上述养老服务需求上的殊异性,探讨不同养老服务供给方式下高龄老人服务需求的满足状况,揭示目前单一、同质化的养老服务供给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研究表明,与中低龄老人相比,高龄老人由于生理、心理等特征的弱化,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各有侧重,从而对养老服务供给的针对性、可及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从目前实际情况看,社会尚未形成一套能够与高龄老人的养老需求相适应的服务供给系统,因而尚不能使高龄老人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保证。
在现阶段的国情下,单一强调某一个别主体的发展来满足高龄老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不现实的,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元素,整合多方服务主体的资源,构建以社会化为特征的高龄老人养老服务体系。需要根据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以及社会参与四个方面的需求设置具体的服务内容,通过以政府为主导,社区养老服务为核心,居家养老为基础以及机构集中养老服务为补充等多种方式提供全方位、全功能的养老服务,以避免“家庭服务失灵”和“政府服务失灵”。而在具体的各子项服务网络中,政府、社区、家庭以及机构等各个元素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他们各自有独特功能作用,承担着不同的职责与任务,互为补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