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高龄老人养老服务需求及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以南京市G区为例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lai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伴随着预期寿命的不断提高,人口高龄化问题日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急剧的社会转型中,由于生理机能的衰退,城市高龄老人日益呈现“三高三低”的特征,即高疾病率、高丧偶率、高空巢率和低收入、低保障、低支持,其生存状况令人堪忧。提供符合高龄老人切身需要的养老服务,对于提高高龄老人的生活生命质量,减缓老龄化带来的养老压力,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次研究以南京市G区为研究样本,采用问卷调查、个案访谈以及文献研究法,从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以及社会参与四个方面分析高龄老人与中低龄老人在上述养老服务需求上的殊异性,探讨不同养老服务供给方式下高龄老人服务需求的满足状况,揭示目前单一、同质化的养老服务供给面临的困境与挑战。   研究表明,与中低龄老人相比,高龄老人由于生理、心理等特征的弱化,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各有侧重,从而对养老服务供给的针对性、可及性和有效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从目前实际情况看,社会尚未形成一套能够与高龄老人的养老需求相适应的服务供给系统,因而尚不能使高龄老人的需求在数量和质量上得到保证。   在现阶段的国情下,单一强调某一个别主体的发展来满足高龄老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是不现实的,必须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元素,整合多方服务主体的资源,构建以社会化为特征的高龄老人养老服务体系。需要根据日常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精神慰藉以及社会参与四个方面的需求设置具体的服务内容,通过以政府为主导,社区养老服务为核心,居家养老为基础以及机构集中养老服务为补充等多种方式提供全方位、全功能的养老服务,以避免“家庭服务失灵”和“政府服务失灵”。而在具体的各子项服务网络中,政府、社区、家庭以及机构等各个元素既互相独立又互相联系,他们各自有独特功能作用,承担着不同的职责与任务,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其他文献
我国经济发展逐渐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开始放缓,创新驱动和中高端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我国房地产业开始遭遇发展的瓶颈,政策失灵也导致一系列问题产生。通过对我国房地产政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开始大规模转移到城市,一个新的弱势群体“留守儿童”出现了。近年来学界对留守儿童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留守女童”作为一个
摘要:伴随着教育教学课堂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偏远农村小学体育教学也在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如何更好提高偏远农村小学体育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兴趣,形成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树立良好的团队意识是偏远农村小学体育课堂需要解决的问题。而将拓展训练引入课堂,能够发挥出多方面的积极作用,能够激发个人潜能,增强学生自信心,形成良好健康的心态。推动小学体育教学的创新发展。对此,本文便针对拓展训练的教
党的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人民法院进行了自上而下的司法体制改革,特别是对法官任用和管理制度改革已经进行了很多探索和实践,加强法官职业化建设已是大势所趋。作为
本文运用公共管理学理论,对新时期警务机制、治安管理的模式转变和现实状况进行分析,提出优化警务模式、构建服务型治安管理思路,通过警务机制改革和各种思想教育让民警树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