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贫困理论是新形势下针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贫困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理论,是对地理环境决定论和资源诅咒论的反思和扬弃。绿色贫困理论是以森林、草原等绿色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为研究对象,分析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探析如何合理配置资源来解决贫困问题的理论。我国具有绿色贫困现象的地区分布广、面积大、贫困程度深,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和研究这一现象,绿色贫困理论日渐完善。绿色贫困理论的深化、丰富对于解决我国的生态和贫困问题大有裨益。产业发展是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助推力量,是地区竞争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和体现。我国的绿色贫困地区资源丰富,产业发展潜力巨大。但是如果一味追求经济增长,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粗放型产业,将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到产业扶贫中已经成为迫切需要,目前已有许多贫困地区在发展生态产业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摸索和尝试。但是怎样利用资源优势才能生态、经济效益兼具,仍旧是制约贫困地区生态产业发展的瓶颈。因此研究如何利用绿色贫困理论指导和促进生态产业扶贫,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笔者在深入分析绿色贫困现象的产生机理的前提下,辨析生态产业概念的基础上,探讨绿色贫困地区发展生态产业的必要性,对于动植物、日照风能、历史文化等绿色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只有发展生态农业、生态能源、生态文化产业才能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本文选取湖北绿色贫困地区——房县为研究对象,分析房县的绿色资源和贫困现状,探索其发展生态产业的可行性。而后,对房县生态产业发展现状进行问题分析,对生态意识、资金、技术人才以及龙头企业带动性等方面的不足予以总结。最后,笔者从生态维护和扶贫效益出发,提出推进绿色贫困地区生态产业发展的具体策略。第一,在生态意识方面,绿色贫困地区要重视科技文化教育,普及生态文化常识,完善生态维护机制。第二,在生态产业资金方面,绿色贫困地区要加大资金统筹力度,简化生态扶贫产业统筹资金手续,加强对生态产业扶贫资金管理。第三,在生态产业技术人才方面,绿色贫困地区要建立完善生态产业的技术服务体系,加强组织生态产业扶贫培训班学习,提高生态产业技术人员的福利待遇。第四,在绿色龙头企业带动方面,绿色贫困地区应增强对绿色龙头企业资金、技术扶持力度,完善企业农户间利益联结机制,力求在绿色贫困理论指导下,合理利用资源并解决生态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从而提高绿色贫困地区的扶贫治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