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地质与地貌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y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祁连山及邻区位于青藏高原的东北缘,对青藏高原隆升与扩展响应敏感。该地区盆地沉积序列、古生物、古气候、河流阶地及构造地貌等都很好的响应和记录了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形成演化过程。多年来很多研究者对祁连山及邻区山-盆演化及沉积地层进行了研究。本论文在对区域第四纪构造-沉积演化研究的基础上,依据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构造地貌演化、盆地沉积序列、古生物及古气候特征以及沉积系统具有相似性的划分原则对该区地层和地貌进行了分区。通过对该区内河流阶地抬升幅度、年代等对比研究,揭示第四纪时期河流阶地所记录的祁连山地区整体隆升特征、不同区域的隆升幅度与时间差异,以及祁连山地区对青藏高原隆升的响应模式。.选择该地区四个代表性剖面,根据孢粉、粒度、磁化率及重矿物等气候指标,建立祁连山地区不同地貌单元第四纪气候演化模式。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祁连山及邻区首幅1:100万《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图》。论文取得了以下研究成果:1.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依据不同区域的构造背景、沉积特征及盆地沉积序列、地貌演化、古生物、气候特征的划分原则,将该地区第四纪地层区划分为:贵德、兰州-西宁、酒泉-张掖、共和、柴北、肃北-门源及青海湖地层区。2.依据区域内具有相似的地貌特征,演化背景、成因及沉积系统具有相似性原则,划分出:东部黄土高原地貌区;中西部高山高原谷地地貌区;河西走廊酒泉-张掖-武威盆地群地貌区;青藏北缘柴达木-共和地貌区及贵德-循化盆地群地貌区。3.通过将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以来的河流阶地年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对抬升幅度和抬升速率进行对比分析,祁连山及邻区存在构造活动期数至少5期。即1.6Ma左右的第1期构造活动;1.2-0.6Ma的第2期构造活动,包括1.2、0.8、0.6Ma次一期构造活动;0.45-0.25Ma的第3期构造活动;0.2-0.08Ma的第4期构造活动,包括0.15、0.1Ma次一期构造活动;0.08Ma以来的第5期构造活动。祁连山及邻区至今未发现1.80Ma-2.60Ma年龄段的河流阶地,以致无法通过河流阶地记录分析第四纪早期区域构造活动。祁连山及邻区东、东南部1.80Ma以来平均抬升速率为0.25mm/a,平均抬升了 450m左右,由此粗略推算2.60Ma以来该区域抬升了 600m左右。祁连山及邻区西北部河流阶地反映的构造抬升强于东、东南部,据此推论第四纪以来祁连山及邻区西部抬升或超过600m。4.建立东部黄土区、西部山岳冰川区、北部河西走廊区及南部青藏北缘(临夏盆地)第四纪气候演化模式。5.通过野外调查及室内资料处理,编制了我国第一份以DEM为底图的1:100万《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地质与地貌图》,为今后开展祁连山及邻区第四纪研究提供了基础图件。
其他文献
系统综述了多花黑麦草Lolium multiflorum品种的引种筛选,国内外品种选育的状况及其多花黑麦草基础性研究;归纳和总结了牧草丰产栽培技术、高效草地农业系统、种子生产和牧草
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毕业生和企业所需的矛盾日益突出,校企合作办学成为一种趋势。该文介绍了计算机专业校企合作办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以及重要意
在参考国外同类高校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讨论在软件工程专业开展系列项目实践课程建设的必要性。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不同教学内容的选取、教学形式、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等。
目的研究不同参数下珠光颜料在水性光油中的显色效果。方法将珠光颜料均匀分散加入到水性光油中,在胶印色样表面进行上光涂布,测量上光前后色样的色度值,计算色差,研究珠光颜
将分割鸡之胸、背、腰肉经乳化腌渍,制成粘着肉,添加在西式火腿中,使产品在保持原有特色基础上,感官质量及蛋白质含量均得到提高。本文介绍了该产品在一般生产条件下的加工方
尽管受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影响,我国外向型经济受到冲击,但我国企业海外投资步伐加速,因而加强企业海外投资风险防范具有紧迫的现实意义。集成风险管理是全球经济一体化
大气臭氧层的耗损导致到达地面的UV-B辐射的增加,植物需要接受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因而不可避免的受到太阳光中增强的UV-B辐射的影响。本文以紫萍(Spirodela polyhiza)为材料,研
目的:比较麻黄附子细辛汤和小青龙汤对过敏性鼻炎(EAR)作用的差异。方法:采用卵清蛋白建立过敏性鼻炎豚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辛芩颗粒对照组(4.65 g.kg-1)、小青龙汤
在依申请的政府信息公开中,明确的申请内容是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启动的前提之一。行政机关不能简单的以申请不符合法定形式为由拒绝申请人的申请,因为我国现行法律赋予了申请人
语言关系是民族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和谐的语言关系是民族团结的一个重要基石。文章以新疆民汉语言关系的发展规律为基础,预测了新疆民汉语言接触关系所导致的各种影响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