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我国政府围绕着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的规范性、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一主线,进行了一系列财政体制改革,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重投入、轻产出”,“重分配、轻管理”的做法还未根本改变,财政资金使用不经济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些现象同样存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领域内。当前,教育资源依然存在低效率配置问题,并且出现“高等教育资源匮乏与浪费并存”的尴尬局面。为解决这一难题,应引入绩效预算,强化支出的绩效管理。本文以项目绩效预算应用环境为前奏,探讨了高校项目绩效预算系统设计、执行流程、成本控制、预算激励、信息化支持等问题,并以案例进行了演绎。文章主要特点体现在追求以“结果导向”的模式中,始终将过程管理的因素考虑在内,提出将绩效预算成本控制、预算激励作为文章核心内容。全文内容包括6章:第1章从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目的、基本概念的界定等方面进行了抛砖引玉,提出本文可能的创新性及不足。第2章对高校项目绩效预算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新公共管理理论”、“委托一代理理论”和“X-低效率理论”的阐述,解析了对绩效预算透射的意义。第3章,对高校项目绩效预算实施的环境与条件、制度基础、存在的困境及机遇进行了阐述。第4章,从五个方面对高校项目绩效预算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一是项目绩效预算业务系统流程设计。二是项目绩效预算执行流程控制。绩效预算的执行也是过程控制的重要一环,在“放水养鱼,追求结果”的制度下,必须配套实施相应的过程反应机制。三是项目预算绩效成本控制问题。也就是探讨如何使用成本信息在资金与结果之间建立公式化的联系。四是项目绩效预算激励问题。换言之,就是加强结果和预算资金的事后联系。五是项目绩效预算的信息化问题。第5章,在前面分析讨论的基础上,以某高校实施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项目绩效预算的案例进行了演绎分析,并对绩效预算的应用进行了评价。第6章,得出研究结论。绩效预算的实施没有固定的模式和时间表,高校所处的环境机遇与困境并存。本文的主要贡献:通过对高校项目绩效预算的研究,有利于我国高校认识到绩效预算实施的制度基础及宏观环境,进而为应用环境的改造提供思路。也为高校实施绩效预算改革和应用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本文的主要不足:由于资料收集的局限性,时间和精力有限,很多问题没有进行深入探讨。且因高校实施项目绩效预算环境及行业特性所致,教育的“真实绩效”很难进行评估,对绩效预算的论证还有待深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