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眼针疗法是我院著名老中医彭静山教授于上世纪70年代首创的一种特色微针疗法。眼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显著,应用SPECT技术观察眼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枢脑血流的影响,探讨眼针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可能机制。材料与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来自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宁省肛肠医院三个中心消化门诊就诊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共58例,采用自身对照,做针刺前后对比,记录观察项目,于开始整个疗程前一日先行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检查,进行数据采集,次日行眼针治疗后再进行SPECT检查。将纳入病例根据中医辨证进行分型。眼针主穴:下焦区、大肠区、脾区。肝郁脾虚证加肝区;脾胃虚弱证加胃区。按上述操作方法进行眼针治疗,眼针操作完毕,再次行SPECT检查,并记录结果。两次成像均在相同条件进行处理,用目测法和Patlak-Plot法计算治疗前后局部脑血流(rCBF)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根据rCBF的变化判定眼针前后相关脑区的激活程度的变化。最后根据临床症状评分判定整体疗效。结果:1.眼针治疗之后,通过临床症状积分表评价患者的疗效,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证实眼针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显著的疗效。2.眼针治疗后各脑区平均血流量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双侧额叶和双侧丘脑较为明显。结论:1.眼针疗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肯定。2.眼针辨证取穴可减少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特定脑区局部脑血流量,是眼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