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校教育成本是对有关各方都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对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公众都有重要的意义。高校成本结构的研究内容包括高校各种产出的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通过恰当使用成本信息,运用规模经济、范围经济、成本效率等分析工具,可以为政府决策部门提高高等教育内部效率,促进学校管理者合理配置高等院校内部资源提供参考依据。本文在总结分析教育成本计量方法的基础上,运用多产出组织理论,使用二次成本函数模型和面板数据方法计量分析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成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我国高校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成本效率。本文的具体内容和主要结论如下:
首先,本文对高校成本结构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和分析。重点强调了成本函数法的作用和使用价值,并对该方法与成本核算方法进行了比较研究。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成本函数进行了理论概括和经验总结,对成本函数的计量形式、计量方法进行了跨行业、跨时期的综述。本文还评述了国内外高等教育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的研究。
其次,本文的实证分析从不同角度对高校成本结构进行了研究。本文把高校看成一个多产出的组织,提供人文社会科学类本专科生教学、自然科学类本专科生教学、医学类本专科生教学、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以及科研活动等六种产出。把教学产出按学科和层次分类后,获得的成本结构信息更详细、更准确。本文发现我国高校医学本科生的边际成本最高,其次为博士生,自然科学本科生的边际成本最低。从平均成本的角度来看,博士生的成本最高,其次为医学本科生,再次为硕士生,最低的是自然科学本科生。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培养成本相对比例为1:1.5:4。自然科学本专科生的成本低于社会科学本专科生的原因在于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拨款体制和学校内部支出方式。我国高校达到总体规模经济水平,其中,博士生和硕士生的规模经济程度最高,但我国高校不存在总体范围经济,而且,所有产出都不存在范围经济。具体来看,硕士研究生的范围不经济程度最高,其次为博士研究生。本文认为主要是由于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和研究生培养方式造成的。
再次,本文在获得这些基本结论的前提下,对学校的类型、办学地点进行细分,考察这两个因素对成本结构的影响,同时本文还考察了“985”高校与其他高校的成本关系。结果发现不同类型、不同地区的高校成本结构存在较大的差异,其边际成本、平均成本、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结论各不相同。本文还发现“985”高校的总体规模经济和各项产出规模经济程度均高于其它组别高校,“985”高校的总体范围不经济程度最低。
然后,本文利用北京市属市管高校的数据分析全国高校和地方高校的成本结构关系。发现两类高校在统计上并无显著区别,北京市属高校的研究生与本科生的成本相差较大,且逐年增大,市属高校既未达到规模经济,也未实现范围经济。
最后,本文以面板数据随机边界法为基础,利用二次成本函数形式估计我国高校的成本效率,并分析高校类型、办学地点等外部因素以及教师、学生特征、办学条件等内部因素对成本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我国高校的成本效率逐年下降,所有外部因素和大部分内部因素显著影响成本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