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家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受制于“班级授课制”课堂模式以及传统的作业观念影响,时下的作业布置和反馈的主要途径还是依靠口头、纸笔等较为传统的形式实现。而教师对于学生回家作业的基本情况的掌握都需要第二天上交作业批改后才能实现,因此基本上处于一种滞后的状态,特别是对于完成作业过程中学生所呈现的问题教师无法及时了解。由于学生在完成回家作业时的状态是不一样,所以往往没有在校完成的作业质量高,特别是对于学生完成作业时的有效监督都不太乐观。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不断落实,对于原有的作业观来对待学生的作业,显然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特别是现在智能终端设备极高的普及率为老师和学生、家长间的沟通创造的十分便捷的途径。与此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都强调了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而目前对课堂教学的信息技术改革实践显然是研究热点,但是现代信息技术在回家作业的布置与反馈方面显然也是有很大的研究空间。鉴于此,本文拟对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回家作业布置与反馈的调查研究为依托,探寻回家作业布置与反馈方面存在的不足,为回家作业的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本文主要采用调查法和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回家作业布置与反馈进行研究,教师调查对象为上海市金山区3所学校20数学教师,学生调查对象为上海市金山区3所学校1-5年级535名学生。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主要从回家作业布置的量、回家作业布置的依据及形式、回家作业的批改、教师(学生)对数学回家作业的态度、网上回家作业布置的实际情况等方面进行调查。教师访谈主要对3名低中高年级的老师进行了访谈。正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回家作业布置与反馈进行调查研究,主要以上海市金山区3所学校为主。第二部分对所收集的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既从整体上对数学回家作业布置情况进行分析,又对不同年级数学回家作业布置情况进行对比分析。从结果来看回家作业的布置大多数情况下固守传统的作业布置、批改反馈方式,缺少灵活性和创新性,而且对于学生的学生的差异性关注不多。但是从另一方面来看网络回家作业的形式已经出现,而且不同年级对于网络回家作业的需求和实施出现较为明显的差异性。第三部分对目前出现的网络回家作业实现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分析,提出相应的合理的解决方案。第四部分是对“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回家布置与反馈的建议,主要从教师、学生、软件平台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期有助于对小学数学回家布置与反馈的改革提供有益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