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税收政策研究

来源 :江西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f9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等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了严重制约。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缺乏和环境恶化将进一步加剧。为此,《中共中央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全国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也强调,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要着力深化改革,建立节约资源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注重运用财税政策促进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本文旨在从税收政策的角度出发来分析和研究与促进资源节约相关的问题,探索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税收政策体系的构建。 本文首先介绍了选题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创新点和不足之处,为下文的展开作一定的铺垫。其次,本文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相关内容,在明确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理论前提的基础上,分析了资源问题产生的经济动因,提出了资源问题存在外部性,其解决存在“市场失灵”,需要政府加入干预的观点。并从资源经济学角度对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途径中所用政策应满足的条件进行了分析,进而强调了税收政策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既符合上述条件,能在资源节约型社会实现途径中发挥作用,又能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资源开采、使用、消费、排放及回收再生各个环节以及在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从而为税收政策介入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接着,本文介绍了我国现行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税收政策,具体分析了我国现行税收政策在资源开采、使用、消费、排放及回收再生等各个环节以及在科技进步与产业结构调整中促进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不足之处,具体包括:资源开采环节,资源税费调节力度不足;资源使用环节,税收政策不利于资源节约型生产;资源消费环节,消费税等税种缺乏资源节约调节功能;资源排放环节,没有设立相关适当的税种;资源回收再生环节,增值税等未形成合理税负差;在促进资源节约技术研究推广方面,税收政策激励性不足和产业结构调整方面,税收政策资源节约导向不明确等。 为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对国外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税收政策进行了比较分析,并进一步在对其实施产生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归结出其可供我国借鉴的经验,为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税收政策体系的
其他文献
一、本文的背景以及选题的意义自1994年诞生以来,网络广告以其迅猛的发展势头已经成为当今的主要广告形式之一,并已经形成了一个经济总量庞大的市场,但网络本身所独有的特点使得
笔者以非常兴奋的心情阅读了金国平和吴志良两先生的新著作《东西望洋》。之所以兴奋,是因为在这本著作里,作者使用了较大量最新发掘出来的中外文史料,在扎实史实的基础上再加以
去年问世的"泛珠三角"战略构想,迄今虽未满周岁,但已经从初期概念的"务虚"阶段,快速地步入了实施合作的"务实"阶段,上至政府合作的发展论坛,下及各职能系统的联席会议,以及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