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劳动力流动的规模不断增大,流动趋势越发强烈,劳动力的大量流动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个主要特征。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区域产业结构升级调整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国内外有关我国劳动力流动特征及原因,以及劳动力流动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等方面的研究在不断丰富,但目前,关于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却涉猎不多,仍有许多理论与实践的问题亟待研究,本文应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的系统方法对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
“民工潮”持续汹涌了20多年,为东部沿海地区的企业提供了近乎无限供给的低价劳动力资源,这些劳动力资源在寻找到就业机会的同时,也被“掠夺性”地开发使用着。劳动力流动在促进了全国尤其是东部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使得全国区域经济增长呈现出巨大的不平衡,东中西三大地区三次产业结构差异大,产业发展极不平衡。在此背景下,“梯度推进”及产业转移理论在国内广受推崇,人们设想:东部沿海地区加快发展并先富起来之后,相当一部分初级加工产业将从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从而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但事实是,目前我们并没有看到东部产业的大规模梯度转移,而是东、中、西三大产业地带发展的差异越发明显。
本文试图从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结构之间的关系上寻找原因,将研究的视角主要转向二者间的内在关联性,运用宏观权威数据的收集整理,采用相关分析、矩阵分析、因子分析等量化方法综合分析,并结合实践总结和定性分析,寻找劳动力与三大产业结构、工业内部制造业细分行业之间的内在关系,论证劳动力流动对产业结构升级、产业转移、产业布局等方面的影响。最后对劳动力合理流动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进行了讨论。
本文探讨劳动力流动与区域经济结构之间关系的研究结论及研究方法,不仅对其他相关研究者有一定借鉴意义,同时,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产业结构升级变化模式选择、全国各地区的产业布局、以及对发生和接受产业的梯度转移的准备工作等等也具有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