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耕地非农化已成为必然。在这样的国情下,开展耕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对提高耕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是土地资源的精华,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稀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部分耕地非农化已成为必然。在这样的国情下,开展耕地利用效率评价研究,对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增加粮食产量、缓解“吃饭”和“建设”的矛盾,具有重要的的战略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选取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为样本,以1997-2006年为研究区间,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Tobit回归模型、总要素耕地效率(TFCLE)指标—通过目标耕地投入与实际耕地投入之比获得该指标值,定量研究了全国耕地利用效率的程度,以及影响耕地利用效率高低的因素,并针对性地提出提高耕地利用效率的相关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TFCLE值在样本期内在0.601-0.713之间温和波动,呈L型,表明中国耕地利用效率存在28.5%-30.9%的改善空间。平均总要素耕地效率为0.649,2006年效率值与此相同,属于中上效率。地域分布上,北京、海南、新疆的耕地利用效率最高,青海最低,沿海地区耕地利用效率高于内地。(2)第二阶段的回归结果表明,无论是自然因素造成的洪水、干旱等灾害,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污染,都是造成耕地利用低效率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技术进步、创新活动和外国直接投资与TFCLE存在显着正相关性,说明通过自主研发、从国外引进先进农业技术等措施,可以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另外,农作物多样化和进口竞争对TFCLE的提高有积极影响。(3)基于以上分析,提高中国耕地利用效率,应控制耕地数量的减少,改善耕地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科学合理调整投入要素,提高农业抗灾能力。
其他文献
我国是农业大国,“三农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但是,长期以来,我国大部分
撂荒、弃耕一直困扰着我国耕地红线和粮食安全,而土地过度开发引起的地力下降、环境破坏是不争的事实;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休耕是把撂荒、弃耕以及二调新增的耕地与退耕
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具有一致性和规律性,其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文学的进步。由此,作为意识形态一部分的文学,其发展也就不可避免的具有一致性和规律性。不同的两个民族在
<正>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状况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总体看来.我国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低,与城乡教育存在着巨大差别。《农村教育》深入浅出地探讨了农村
利用最大-最小策略,最大最小蚂蚁算法减小了蚂蚁算法陷入局部陷阱的可能性。基于对最大最小信息素策略和信息素更新方式的改进,结合快速产生初始解的算法,提出了一种新方法。
农村信用社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金融纽带和农村金融的主力军,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改革的进展,农村信用社在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
绿色贸易壁垒已经成为中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第一大非关税壁垒。中国约90%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受国外绿色壁垒影响,每年都造成巨大损失。如何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有着悠久的历史,辽阔的地域,多样的气候,众多的民族和丰富的资源,扼守着中国与东南亚的交通咽喉。但是长期以来云南省的工业一直都不是很发达,其中一
伴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同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产生越来越多的交集,一方面网络媒体会影响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另一方面不同环境、不同心理的大学生在面对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的情况下对
高校和企业作为两个重要的技术创新主体,它们在技术创新过程中的资源互补性使校企合作技术创新成为重要选择。同时越来越多的理论研究和工业实践也表明,校企合作已成为服务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