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调查抑郁性障碍患者的认知情绪调节方式特征。(2)探讨抑郁性障碍患者的症状表现形式及其与认知情绪调节方式的关系。方法:抑郁性障碍患者301例,来自长沙和怀化两地四所医院,所有病例均具有符合DSM-IV诊断标准中抑郁发作的核心症状。正常对照组352例,来自门诊就诊的家属。对抑郁性障碍患者采用结构式访谈来了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抑郁症患者及正常照组,采用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评估其抑郁症状的水平,使用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中文版测查其认知情绪调节方式。结果:对调查所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如下:(1)抑郁组与正常对照组在CES-D的抑郁情绪、躯体症状、积极情绪及人际关系等四个因子和量表总分的得分上存在显著差异,抑郁组的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2)抑郁性障碍患者在CERQ的自我责备、接受、沉思、灾难化及责备他人等消极认知策略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在积极策略如积极重新关注、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及理性分析上的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且两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3)抑郁性障碍患者最为常见的躯体症状表现依次为:心慌(72.43%)、疲劳(70.76%)、胸闷(65.78%)、失眠(64.45%)等;常见的情绪症状表现依次为:情绪低落(92.03%)、焦虑(87.04%)、紧张(71.43%)、兴趣减退(62.46%)等。(4)躯体症状组患者与情感症状组患者在CERQ的消极策略如接受、沉思、灾难化以及责备他人等因子上,两组得分存在显著差异(P<0.01);而两组在积极策略上的得分无显著性差异。(5)躯体症状组在抑郁情绪、躯体症状及人际困难等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情感症状组(P<0.05)。两组被试在积极情绪因子上的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躯体症状组在CES-D总分上显著高于情感症状组(P<0.01)。(6)抑郁症患者在CERQ的沉思和灾难化因子得分与躯体症状表现数目呈显著正相关(P<0.01),积极重新关注和积极重新评价与患者的躯体症状表现的数目呈显著负相关(P<0.05);自我责备、沉思和灾难化等因子与患者的情感症状表现数目呈显著正相关(P<0.01),积极重新关注和积极重新评价与患者的情感症状表现数目呈显著负相关(P<0.05)。(7)躯体症状组相比情感症状组患者在年龄分布更高龄、居住地更多分布在农村和乡镇、网络使用和受教育程度更低(P<0.01)。在性别上两组被试不存在差异。结论:(1)抑郁性障碍患者最为常见的躯体症状是心慌、疲劳、胸闷、失眠;情绪低落、焦虑、紧张、兴趣减退是抑郁性障碍患者常见的情感症状。(2)抑郁性障碍患者更常表现出消极认知情绪调节方式,而更少使用积极认知情绪调节方式。(3)与以情感症状为主的抑郁性障碍患者相比,以躯体症状表现为主的患者更多地使用接受、沉思、灾难化以及责备他人等负性认知情绪调节策略。(4)抑郁性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其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有关,常使用沉思和灾难化认知策略的患者伴有更多的躯体症状,常使用积极重新关注和积极重新评价认知策略的患者伴有更少的躯体症状。(5)抑郁性障碍患者的症状表现特征可能与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有关,年长、网络使用少、受教育程度低以及居住在乡镇和农村者表现出更多的躯体化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