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宗教改革后的耶稣会士进入中国,其相关研究已经经历了范式转变,从欧洲中心转到汉学中心。然而,内容上却有偏颇,尤其注重儒耶对话,产生佛教的缺席。根据四库的评价,本文将重新反省此段历史。本文力图从三个方面入手:一,从目前现有的天主教文献中整理出耶佛相遇的资料,进行文献综述;二,突出耶佛作为宗教相遇的一面,从所讨论的具体主题展开;三,使用诠释学的方法对这一时期的耶佛相遇展开论述。
从所收集整理的文献资料来看,天主教对佛教是相当重视的,尤其是在其最吸引的来世观方面文献最多,而一涉及此,就必须批判佛教的三世说,可见这个问题的普遍性。而从整个社会环境而言,明末清初既是一个有着良好宗教性氛围又是追求实学思潮的时代,天主教似乎针对佛教“偏虚不实”有意建立“大全真实”之教,而这种“实”则表现在永恒不灭的灵魂、实有的天堂地狱、主宰一切的天主、宗教修行上,在这种思路下天主教传教士、信徒是如何理解佛教的,佛教又是如何反驳的,耶佛相遇在这些主题上的探讨更能凸现天主教作为一个宗教在中国传播的历程。
本文使用的是诠释学的研究方法,把词置于文本的前后联系中,把文本置于明末清初这样的历史场景之中,置于当时争论人的生活之中,探讨当时的天主教徒、佛教徒是如何理解某一个词的意义,他们为什么要这样理解,以及这个词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和我们现在的理解有什么不同。诠释学的方法特别注重对象间的种种联系,在这种联系中不断进行诠释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