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上交所与港交所建立以来,我国的股票市场已经经历了 20多年的发展,在风险规避、融资融券、信号功能等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成为资本市场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一直以来,国内资本市场处于较为封闭状态,与境外市场之间缺少互联互动,这种情形在股票市场上表现的较为明显。2014年11月推出的沪港通政策,是一种与时俱进的联系我国内外地市场的交易机制,加强上海与香港两个股票交易市场的联系,使得资本在内地与香港市场的流通更加顺畅,缩小了国内和国际差距,是我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里程碑。同时由于资本的跨市场流动,其分散风险的功能也得以提高。作为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创新改革的新举措,沪港通机制对于推进我国资本市场国际化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政策实施后会影响股票市场走势波动、资本流通、市场预期,对其进行政策及理论研究有利于我国股票市场的发展、资本市场的完善、加快资本市场国际化。为探讨沪港通政策对上证A股市场的影响,通过总结之前学者的文献内容,再进行必要的改进与创新,文章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沪港通政策的效应,从而为深港通等金融政策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以及为投资者的投资渠道提供一定的建议。第一,以上证A股指数作为分析目标,选取2014年5月17日到2015年5月17日的日度股指数据,以ARCH/GARCH为模型,通过时间虚拟变量,判断沪港通政策实施以后对整个上证A股市场收益率与波动性的影响。市场收益率数据采用的是上证A股股指的收益率,衡量的是整个上证A股市场的平均收益情况。市场波动性的数据是利用收益率的条件方差模型,预测出其方差即定义为波动,其衡量了金融资产的交易价格与该金融资产的基础价值相偏离的程度,市场中各种信息流动、交易制度结构和投资者的情绪变化等因素均会对波动性产生一定影响,波动性也可表现未来市场价格变化的不确定性。一般而言,波动性越小,市场的运行效率越高,市场风险也就越小。因此当推出一项新的政策或者金融产品时,各国均很重视其对资本市场乃至整个经济波动的影响,因此将波动性作为一个研究目标。通过对模型的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沪港通政策的实施,使得上证A股指数的收益率有所上升,同时市场波动性提高,两个变量的检验结果均比较显著。第二,从上证A股市场中的个股数据出发,选取沪港通政策实施前后各60天的个股数据的日度信息,剔除了交易不连续的股票,通过区分沪股通股票与非沪股通股票,以及设置时间虚拟变量,利用双重差分模型,以此来衡量沪港通政策的实施对沪股通股票和非沪股通股票的影响效果,从而判断个股收益与波动的变化趋势。采用了固定效应回归和OLS两种回归方法,使得结果更加具有稳健性。结果显示沪股通的股票,在政策实施以后,收益率有所上升,波动性得到了一定的下降,而非沪股通的股票,其收益却是有所下降的,同时其波动性却是有些增加,结果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也是比较显著。第三,以AH股溢价指数作为分析对象,采用2014年5月17日到2015年5月17日的指数信息,利用ARCH/GARCH模型,判断沪港通政策的实施对AH股折溢价的影响。通过实证检验的结果可以看出,沪港通政策的实施,使得AH股折溢价上升,即A股对H股的溢价整体上升,指数的涨跌幅有所上升,AH股之间的套利风险会有所增大,因此,政策的实施的确对AH股的运作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通过对上证A股市场上述三方面的总结分析,认为政府在制定一些政策调节干扰资本市场时,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广泛征求意见,加快金融体制的改革创新,推行适合中国国情发展的金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