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面对极端天气的频繁出现,雾霾和沙尘暴已是常态。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环境已产生了尖锐的矛盾。中国煤炭资源的燃烧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这其中又以火力发电消耗的煤炭资源占比最大,超过了70%。我国电力行业是典型的高污染和高耗能的产业,通过分析碳排放约束下我国电力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对电力行业产业政策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论文首先分析我国电力行业的背景和研究意义,梳理了国内外关于电力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文献综述。第二部分列举了现代四种发电方式,并说明其优缺点和我国电力现况。探究了中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因素,分别为产业政策、资本和技术。第三部分对全要素进行了定义,并对四个因子的含义进行初步说明。第四部分介绍了Malmquist指数和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相关概念,并通过数学公式推导说明将其分为全要素生产率纯效率变化(GPEC)、纯技术进步(GPTC)、技术规模变化(GSTC)和规模效率变化(GSEC)等四种因子。第五部分通过运用GML指数对中国电力行业全要素生产率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将产出分为期望产出和非期望产出两大类,非期望产出为电力行业的碳排放量。得出结论:中国电力行业主要靠技术推动,中国三大地区的电力行业平均全要素生产率差距比较大。第六部分,由实证部分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并对研究中的不足进行了说明和形成结论。论文主要通过运用Global 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对碳约束下中国电力行业的全要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现阶段中国东部地区需要较多使用清洁能源,中西部则更需要提高电力行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从而改变中国电力行业环境污染和能源紧缺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