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图像分析技术在线监测淀粉糊化的方法(IOD法),以及两个模型——“多晶响应差模型”,“糊化进程模型”,联用偏光显微和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技术,研究了水和不同浓度氯化钠溶液中淀粉的糊化历程及特征信息,探讨了淀粉的糊化机理。IOD法与另外3种传统糊化度的检测方法(剩余偏光十字面积法,偏光十字颗粒消失法,DSC焓变积分法)进行比较,发现其具有明显的优势,因为它能够对处于部分糊化状态的淀粉颗粒进行表征;它是一种实时监测的方法,所得到的数据更能反映样品糊化过程中的真实情况;重复测量同一数码图片,光密度结果误差在0.1%以内;该方法重复性较好,平行实验表明,同一种样品的测量结果误差在5%以内;该方法一张数码图片上最多可以观察到1000个以上淀粉颗粒。利用以上提出的新方法结合“晶变响应差模型”,研究了9种淀粉(蜡质玉米淀粉、玉米淀粉、小麦淀粉、西米淀粉、马铃薯淀粉、木薯淀粉、甘薯淀粉、豌豆淀粉和绿豆淀粉)的糊化历程。实验结果表明IOD法对淀粉糊化过程中的结晶结构变化感应灵敏,并发现蜡质玉米、玉米、小麦和西米淀粉的晶变峰呈现相对简单的“单峰型”,说明这四种淀粉中的众多颗粒遵循较单一的糊化历程;马铃薯、木薯、甘薯、豌豆、和绿豆淀粉的晶变峰呈现各种“多峰型”,其中传统认为单一A/B晶型的淀粉颗粒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结晶多样性。利用以上提出的新方法结合“多晶响应差模型”和“糊化进程模型”深入研究了玉米淀粉、马铃薯淀粉和豌豆淀粉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中的糊化过程。实验发现非水介质(NaCl)的添加不仅影响了糊化温度,还对糊化的整个历程有影响,并且在不同的糊化阶段,影响不同。1、3、4M浓度的NaCl溶液对应的玉米淀粉的糊化进程曲线有提升作用,2M浓度则基本不改变糊化进程曲线。NaCl似乎对马铃薯淀粉的糊化进程曲线影响不明显。其中,1M对糊化进程曲线的提高相对最多。豌豆淀粉在不同浓度NaCl中表现出的两阶段性糊化进程样式,可能是合力(热、增塑剂、溶质和膨胀力)的作用导致了这一结果,需要更进一步研究以揭示其中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