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谣言的危害及其治理路径

来源 :辽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shengmi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微博逐渐成为中国民众联络、沟通、发表言论的重要媒介,通过使用微博媒介使得更多的人更好地实现了自身权利的运用。但随之而来的微博谣言却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有效推进微博客媒介健康长远的发展,对微博谣言进行法治规范和综合治理是十分必要的。微博谣言是微博上缺乏真凭实据或未经证实以及公众较难判别真伪的传闻或舆论。由于微博自身的特点,使得微博谣言有了滋生和传播的可能。微博的虚拟性为微博谣言的传播提供了前提条件,微博的隐蔽性使发布微博谣言的责任主体难以确定,微博的互动性使微博谣言的传播范围更广。微博谣言的表现多种多样,按照主体类型可将微博谣言划分为大V的微博谣言、草根的微博谣言等;按照类别可将微博谣言划分为政治类的微博谣言、经济类的微博谣言、文化类的微博谣言等;按角色可将微博谣言划分为被制造的微博谣言和被传播的微博谣言;按照心理可将微博谣言划分为极端心理的微博谣言、崇拜心理的微博谣言等。微博谣言一旦盛行不仅会扰乱社会的正常秩序,还会不同程度侵犯到公民的权利,危及公共权力的权威性。这些表现反映出中国网络法律体系不健全,公民法治意识淡薄,中国民主制度不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和政府反馈机制不健全,公共信息纠错组织缺乏等较多问题。我们需要建设网络法律体系,加强以宪法为核心的制度建设,提倡正确认识和对待微博客媒介,建立健全网络法治系统;不断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加强对公民法律知识的普及,培养公民法治信仰和谣言防范意识,鼓励公民用法律进行非暴力性质维权;完善和协调统一现实社会和虚拟网络社会的民主制度;健全政府信息公开机制和反馈机制;培育成熟的公共信息纠错系统;进一步改进监管微博技术手段。
其他文献
针对目前绿色产品结构设计自动化中普遍存在的随机性、非有理化和非规范化造成的效率低、自动化程度低、创新性差等问题 ,提出能够增强自动设计系统对创造性工作的智能支持的
近年生鲜乳质量安全出现问题,促使奶牛养殖业也逐渐走人人们的视野。乳房炎作为奶牛养殖场最常发的一种疾病,不仅影响着生鲜乳的质量,更造成奶牛养殖业与乳业的双向经济损失。  据报道,乳房炎的发病率25%~60%(我國大城市的调查结果显示,乳房炎发病率20%~70%)。全球每年的牛奶生产损失约计380万t。在美国,每年因该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亿美元。可以说,乳房炎是成年奶牛最昂贵的疾病。  因此,
“风宪官吏犯赃”律是《大明律·刑律·受赃》中的一条法律,主要打击作为“治官之官”的风宪官吏经济犯罪。本文具体运用法学、历史学、政治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以实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