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近年来,随着国人生活方式、饮食结构的改变,我国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病率日益升高。冠状动脉造影术虽可直观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程度,但属于有创性操作。本研究观察不同冠状动脉狭窄者血浆血小板反应蛋白-1(Thrombospondin-1,TSP-1)、血小板反应蛋白-2(Thrombospondin-2,TSP-2)的水平,探讨两者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即Gensini评分(Gensini score,GS)、冠状动脉狭窄相关炎症细胞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超敏 C 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hs-CRP)的关系,为早期积极干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发生发展提供临床依据,也为冠状动脉狭窄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干预、治疗和研究方向。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7年12月因胸痛、胸闷等症状入住扬州大学附属临床医学院苏北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术(coronary angiography,CAG)和/或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及血液送检的患者106例。79例确诊为冠状动脉狭窄者作为实验组,27例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符合入组标准,不符合排除标准。其中,实验组依据Gensini评分(Gensiniscore,GS)再次分为轻度狭窄组(GS≤12分)共27例,中度狭窄组(GS,12~60分)26例,重度狭窄组(GS≥60分)26例。所有研究对象均记录基本临床资料,如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吸烟史、高血压病病史、糖尿病病史等;血液送检指标如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glucose,FBG)、血浆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等,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ELISA)检测清晨空腹血浆中TSP-1、TSP-2、MMP-9、hs-CRP 的浓度。通过 EXCEL、PRISM 和 SPSS23.0 软件统计并分别分析各组TSP-1、TSP-2与GS、MMP-9、hs-CRP之间的关系,并对影响TSP-1、TSP-2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同时对TSP-1和TSP-2进行接收器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结果: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载脂蛋白 A1(Apo lipoprotein AⅠ,ApoA1)和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在三组间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GS与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肌酐、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吸烟百分率和患2型糖尿病的百分率呈正相关,(P<0.05)。各组间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血压、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平均血小板体积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2.血浆TSP-1在除Gensini低评分组和Gensini中评分组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外,其他各组之间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TSP-2在各相邻两组组间均不存在差异(P>0.05),对照组与Gensini中评分组之间开始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而对照组与Gensini高评分组之间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线性相关分析可见血浆TSP-1(r=0.467>0,p<0.01)、TSP-2(r=0.5134>0,p<0.01)水平与 GS 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3.TSP-1 与 MMP-9(P<0.001,r=0.3940)、hs-CRP(P<0.001,r=0.4979)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P<0.01);TSP-2 与 MMP-9(P=0.0138,r=0.2385)、hs-CRP(P=0.0357,r=0.2042)之间也存在相关性(P<0.05),但低于TSP-1。4.以TSP-1为因变量,GS、hs-CRP是血浆TSP-1水平的独立预测因子;以TSP-2为因变量,GS、LVEF是血浆TSP-2的独立预测因子,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SP-1、年龄、hs-CRP是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HDL-C是独立保护因素,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5.ROC 曲线提示,TSP-1、TSP-2 和 hs-CRP 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the ROC curve,AUC)分别为0.812、0.742和0.845均大于0.5,P=0.00<0.01;TSP-1诊断的真实性与hs-CRP接近,而TSP-2诊断的真实性则低于TSP-1和hs-CRP。结论:1.血浆TSP-1、TSP-2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病变程度及冠状动脉狭窄相关炎症细胞因子之间存在着正相关性;2.血浆TSP-1、TSP-2水平在冠状动脉狭窄患者的术前冠状动脉情况评估中有着很好的应用价值,TSP-1的预测能力大于TSP-2;3.TSP-1、TSP-2是动脉粥样硬化致冠状动脉狭窄今后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