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罪认罚”对相对不起诉的影响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an_wong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是国家为推进刑事案件繁简分流、提高司法效率而做出的现实选择,是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对实现轻罪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相对不起诉作为《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基本内容是将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行为做不起诉处理,是促进刑事案件繁简分流、优化轻罪治理的重要手段,二者在制度目的上具有契合性。行为人认罪认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征其人身危险性和主观恶性降低,可作为适用相对不起诉的依据,因此,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为契机,扩大相对不起诉的适用范围,进一步优化当前轻罪治理的路径具有正当性和可行性。但现实状况是,无论是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推行前还是推行后,相对不起诉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率并不高、适用范围也十分有限,其对于轻罪治理的优势并没有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背景下得到充分发挥。因此,有必要对“认罪认罚”影响相对不起诉的现状进行剖析,揭示影响相对不起诉适用的现实要素,扫清制度融合的障碍,为“认罪认罚”影响相对不起诉提供理论基础和制度基础,最终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为契机,扩大相对不起诉的司法适用。本文共四部分,第一部分对“认罪认罚”影响相对不起诉的依据进行分析。“认罪认罚”影响相对不起诉的依据包含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两个方面。刑事案件总量大幅上升、轻罪案件在犯罪总量中占比较大的现状使得刑事司法繁简分流成为应然之举,这也是“认罪认罚”影响相对不起诉最重要的现实依据,并且当前施行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为契机促进相对不起诉的适用是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贯彻。而通过“认罪认罚”表现出的行为人人身危险性和主观恶性的降低,以及相对不起诉适用对人身危险性和主观恶性的重视成为影响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对“认罪认罚”影响相对不起诉的现状进行分析。在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全面推行前后的故意伤害案相对不起诉、起诉检察文书进行分组收集整理后,形成2组分析样本,数量共计2000个。利用SPSS分析工具,首先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全面推行前影响相对不起诉适用的12项情节和各自的影响力大小进行实证分析;其次对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全面推行后,包括“认罪认罚”在内的影响相对不起诉适用的12项情节和各自的影响力大小进行实证分析;最后通过对比发现,“认罪认罚”对相对不起诉适用的积极影响并不显著,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推行后各情节对相对不起诉适用的影响也没有显著变化。第三部分对“认罪认罚”影响相对不起诉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认罪认罚”具备影响相对不起诉的现实依据和理论依据,但实证分析的结果是影响不显著,对此制度双方都存在原因。首先,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与相对不起诉制度不完全兼容,“认罪认罚”尚未在法律规定层面成为影响相对不起诉的实质依据,并且认罪认罚从宽体系内部缺乏层次性,导致“认罪认罚”相对不起诉有过于从宽的嫌疑。其次相对不起诉适用条件规定模糊也使得“认罪认罚”影响相对不起诉的空间受限,而实践中相对不起诉适用影响因素的复杂性也进一步加剧了“认罪认罚”影响相对不起诉的难度。第四部分探讨以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为契机扩大相对不起诉适用的途径。首先必须促进制度融合,明确“认罪认罚”对相对不起诉适用的实质影响,并且建立认罪认罚附条件不起诉机制,完善认罪认罚从宽体系的内部层次性;其次要明确认罪认罚前提下适用相对不起诉的具体要件,从“反映人身危险性的情节”、“反映行为危害性的情节”以及“与修复社会损害有关的事实”三个方面进行指标细化;再次要简化相对不起诉的审批程序,在对刑事案件进行分级分类的基础上,有序推进相对不起诉审批程序的简化;最后要完善不起诉倒接行政执法工作机制,破除相对不起诉“一放了之”的尴尬局面。
其他文献
随着新高考、新课标、新教材的推进,普通高中教师专业化发展需求日益凸显,教师的研究能力和探索能力不断受到重视。学科备课组是普通高中教师解决教学问题、提高个人素养的重要阵地。普通高中备课组建设是学校学科建设的关键,本文选取本校语文备课组作为研究个案,基于学习共同体理念,对普通高中备课组建设进行剖析、探索,希望能对本校备课组建设提升有一定帮助。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问题提出的缘由,随后
“双减”政策出台以来,基础教育面临一项重大的使命与任务就是如何有效提升教育教学质量,“让学生既在课堂上吃得饱,又在课后‘玩’得好”,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升课堂的教学效率,而课堂教学效率的高低又取决于备课质量。近几年来,安徽省霍邱县第一中学深入开展备课改革,围绕“备什么”“怎么备”“如何用”,建构了一系列备课改革的实操模型,有效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正>"以德立身,修己达人。我把这八个字送给大家。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我们始终要把‘德’放在首位,通过不断地修炼自己、成长自己,以达到唤醒他人、成就他人的教育目的。"2019年4月,苏州市吴江区铜罗小学杰出校友、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知名地热学家汪集旸先生重访母校时,在座谈会上如是表达自己的教育观。走进铜罗小学的大门,"美人美己美美与共"的八个金色大字特别引人注目,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这是学校百余年
期刊
降水量分布不均、降雨时间集中等暴雨情形是导致洪水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大江、大河而言,我国的洪水预报系统较为完善,但中小流域仍然是防洪的薄弱环节。我国河湖众多,自古以来洪水灾害频发,而且往往比较严重,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梅溪流域位于福建省中东部,面积约956km~2,受亚热带季风气候及台风影响,加之地形条件复杂、地势多变,梅溪流域汛期降雨频繁,是典型的中小流域洪水高发区。研究选取2012年“苏拉”
地面雨量站是中小流域降雨监测的主要手段,但雨量站稳定性相对较差、运维成本高、监测留有盲区,而天气雷达能够快速获得覆盖范围内的高分辨率面雨量监测数据,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雨量站监测的不足。选取了2012年“苏拉”、 2014年“海贝思”、2016年“尼伯特”三场台风在梅溪流域引发的三场不同类型降雨过程,探究了雷达测雨及临近预报在中小流域水文预报中的应用前景。采用24 h累积雨量相对误差RE、时空两个维
变态心理学的心理过程障碍、人格障碍、神经症、精神病等一级概念所属的二级概念,其症状、病程、自知力、自控力的内涵外延存在交错重叠,变态心理学称为共病现象。当前因为变态心理学的媒体江湖心理学科普,导致常识概念的抑郁症成为精神病的代名词。这需要心理教师、心理医师进行科学的变态心理学和精神卫生学知识普及活动,以免造成江湖心理学对科学心理学的冲击,形成概念定势,影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科学治疗。
<正>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小学作文成为教师与家长广泛关注的焦点。在应试教育背景下,小学生的作文缺乏情感色彩,枯燥乏味。为了提升作文教学的质量,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细节描写,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一、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积极参加教学活动的前提。教师应创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有了兴趣,才可以调动学生的
期刊
在变态心理学课程中融入敬业价值观的教育,从认知、情感态度、意志行为三个角度分析心理学专业敬业价值观的内容要求,并提出具体建议。
目的:了解恩施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分布特征。旨在提高本地区脑卒中高危人群检出率。方法:恩施地区三甲医院体检中心及社区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通过整群抽样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填写的高危人群筛查表及体格检查,筛选出高危人群,并分析脑卒中高危人群的分布特征。结果:此次共参与筛查4860人,脑卒中高危人群904人(18.6%)。脑卒中高危人群各危险因素检出率排序情况: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