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纹夜蛾β-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基因克隆及功能研究

来源 :华中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wei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斜纹夜蛾是一种世界分布的农作物害虫,寄主十分广泛,给农作物造成很严重的危害,化学农药防治斜纹夜蛾时间长并且使用种类多,致使斜纹夜蛾对多种杀虫剂的敏感度降低,因此寻找有效的防治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本论文主要研究了斜纹夜蛾β-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基因SlNAG1、SlNAG2、SlNA G3和SlFDL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功能,为基于靶向几丁质代谢的新型药剂的创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结果如下:  1.根据NCBI数据库和斜纹夜蛾转录组数据分析,并结合RACE技术,克隆了SlNA G1、SlNAG2、SlNAG3、SlFDL四个斜纹夜蛾β-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基因。其中SlNAG1、SlNAG2、SlNAG3、SlFDL ORF序列全长分别为1770 bp、1854 bp、2067bp、2583 bp,分别编码590、618、689、861个氨基酸。  2.序列比对发现,四个SlNAGs基因都有两个糖基水解酶20家族的两个水解区;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斜纹夜蛾β-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分别属于不同的亚族,SlNAG1属于第Ⅰ亚族,SlNAG2属于第Ⅱ亚族,SlNA G3和SlFDL都属于第Ⅲ亚族,在斜纹夜蛾中没有发现第Ⅳ亚族的β-N-乙酰葡糖胺糖苷酶基因。  3.表达谱qRT-PCR结果表明:SlNAG1在斜纹夜蛾表皮中特异性表达,尤其在预蛹第1天表达量最高;SlNAG2主要在表皮和脂肪体中表达量较高,其中在蛹期第4天的表皮中达到峰值;SlNAG3和SlFDL相对而言表达量比较低,其中SlNAG3在表皮中的表达在幼虫每个龄期末期表达量升高,而SlFDL主要在脂肪体中表达。注射20E后表皮中的SlNAG1和SlNAG2都表现为上调作用,表明SlNAG1和SlNAG2与斜纹夜蛾幼虫蜕皮相关。  4.以建立的表达谱为依据,对SlNAG1和SlNAG2两个基因通过注射法进行RNA干扰。结果表明两个基因表达量都能被干扰,但是未发现表型异常的个体。  5.通过真核表达系统获得重组SlNAG1和重组SlNAG2,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重组SlNAG1和重组SlNAG2分子量大小分别为67 kDa和70kDa,其中重组SlNAG1对对硝基苯酚-N-乙酰葡萄糖胺(pNP-β-GlcNAc)有活性。
其他文献
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可危害一些重要经济作物,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细胞自噬在灰葡萄孢中的研究较少,在真核生物中,细胞自噬过程可维持细胞内的生理平衡,有助于细胞
本研究采用生命表技术组建了椭圆食粉螨、朱砂叶螨和瑞氏钝绥螨的实验种群生殖力生命表,采用叶盘法研究了瑞氏钝绥螨对朱砂叶螨的捕食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椭圆食粉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