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三维分割软件在肺结节生长评价及良恶性鉴别中的应用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yuee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16层CT LungCare软件对肺结节生长的评价。 目的: 评价西门子16层CT(Sensation 16)LungCare软件测量肺结节体积变化的可重复性,探讨该软件鉴别结节良恶性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2cm以下肺结节21例,恶性9例,良性12例;所有结节在不同时间间隔内进行两次CT检查,CT扫描参数及图像重建方法一致。两位不同经验的放射科医生(A、B)以LungCare软件测量每个肺结节的体积变化率(V2/V1)各5次;测算肺结节的倍增时间(doubling time,DT),假定倍增时间30~420天为肺癌,小于30天或大于420天作为良性结节。 结果: 21个肺结节中,两个非实性结节无法测量体积;医生A多次测量的组内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ce,ICC)为99.47%,医生B为97.86%,重复测量间无明显差异(P=0.62);医生A的测量相对误差为0~13.40%,医生B为0~22.90%,组间差异不明显(P=0.50):10mm以下结节的误差稍低于大于10mm的结节(5.14%VS 10.21%,P=0.12);仅用LungCare软件评价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75%,特异度为90.90%,阳性预测价值为85.71%,阴性预测价值为83.33%。 结论: LungCare软件测量肺结节体积变化率的可重复性好,对实性、部分实性肺结节,尤其是<10mm的肺结节生长评价及鉴别诊断有较好的辅助价值。 第二部分两种CT三维体积测量软件与薄层图像对比法对肺结节生长的观察。 目的:比较两种CT三维分割软件和CT薄层图像对比法对于评价肺结节生长和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2cm以下肺结节45例。良性:恶性=25:20,>10mm:≤10mm=15:30,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非实性结节=38:4:3。所有结节在不同时间间隔内进行两次CT检查,扫描参数、图像重建方法一致。以西门子(Siemens)LungCare 软件、Cornell大学三维分割软件(Three-dimensional segmentation,3DCornell)分别生成结节的三维立体结构图和体积,并根据体积变化计算倍增时间(doubling time,DT);肉眼比较包括观察肺结节的三维立体结构以及同层放大的薄层CT图像,三位医生经讨论取一致意见,将明显或轻度生长定为恶性,可疑生长、不变或缩小定为良性;假定DT 30~420天为恶性,其它为良性。 结果:肉眼观察法(薄层对比、Siemens三维立体结构图、Comell三维立体结构图)判断良恶性的准确率都为88.89%,敏感度为85%,特异度为96%;3D Comell DT法(敏感度90%,特异度96%)优于Siemens DT法(敏感度88.24%,特异度95.65%),因为后者无法测算非实性结节的倍增时间。肉眼观察法诊断大于10mm的恶性结节优于Cornell DT法(89%vs78%),但是对10mm以下结节不如后者(73%vs 100%)。3个随访时间180天以下的结节, Cornell DT法可以比肉眼观察法更早发现结节的生长。 结论:Cornell三维分割软件倍增时间测量对10mm以下各种密度结节的生长评价优于肉眼观察法(薄层对比、Cornell三维立体结构图、Siemens三维立体结构图),但对于10mm以上结节的准确性不如后者;Cornell三维分割软件体积测量可以比肉眼观察法更早发现部分恶性结节的生长,对非实性结节的评价优于Siemens LungCare软件。
其他文献
目的: 免疫系统与恶性肿瘤细胞之间相互作用在肿瘤发生中扮演重要角色。免疫系统不能及时识别及杀伤恶性转化细胞可能会导致癌症发生。恶性肿瘤通过多种机制逃避机体的免疫
泰和县从2013年2月正式启动了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并本着立足实际、勇于探索的精神,按照“培训先行、典型引路、梯度推进、形成常态”的工作思路,将高效课堂逐步推进并覆盖全县所有学校、学校所有年级、所有学科,积极稳妥地实施全县高效课堂教学改革,全县所有学校办学水平不同程度地得到提升,形成了特色办学;绝大多数教师的专业成长得到加快,增强了专业素养;学校学生的品德素质和学习能力得到提高,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
期刊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增高为特征的多病因的代谢性疾病。糖尿病脑病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有学者称之为“加速的脑老化”。近来研究发现,糖尿病脑病的发生与氧化应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