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部分展开:
第一部分16层CT LungCare软件对肺结节生长的评价。
目的:
评价西门子16层CT(Sensation 16)LungCare软件测量肺结节体积变化的可重复性,探讨该软件鉴别结节良恶性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
2cm以下肺结节21例,恶性9例,良性12例;所有结节在不同时间间隔内进行两次CT检查,CT扫描参数及图像重建方法一致。两位不同经验的放射科医生(A、B)以LungCare软件测量每个肺结节的体积变化率(V2/V1)各5次;测算肺结节的倍增时间(doubling time,DT),假定倍增时间30~420天为肺癌,小于30天或大于420天作为良性结节。
结果:
21个肺结节中,两个非实性结节无法测量体积;医生A多次测量的组内相关系数(inter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ce,ICC)为99.47%,医生B为97.86%,重复测量间无明显差异(P=0.62);医生A的测量相对误差为0~13.40%,医生B为0~22.90%,组间差异不明显(P=0.50):10mm以下结节的误差稍低于大于10mm的结节(5.14%VS 10.21%,P=0.12);仅用LungCare软件评价结节良恶性的敏感度75%,特异度为90.90%,阳性预测价值为85.71%,阴性预测价值为83.33%。
结论:
LungCare软件测量肺结节体积变化率的可重复性好,对实性、部分实性肺结节,尤其是<10mm的肺结节生长评价及鉴别诊断有较好的辅助价值。
第二部分两种CT三维体积测量软件与薄层图像对比法对肺结节生长的观察。
目的:比较两种CT三维分割软件和CT薄层图像对比法对于评价肺结节生长和良恶性鉴别诊断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2cm以下肺结节45例。良性:恶性=25:20,>10mm:≤10mm=15:30,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非实性结节=38:4:3。所有结节在不同时间间隔内进行两次CT检查,扫描参数、图像重建方法一致。以西门子(Siemens)LungCare 软件、Cornell大学三维分割软件(Three-dimensional segmentation,3DCornell)分别生成结节的三维立体结构图和体积,并根据体积变化计算倍增时间(doubling time,DT);肉眼比较包括观察肺结节的三维立体结构以及同层放大的薄层CT图像,三位医生经讨论取一致意见,将明显或轻度生长定为恶性,可疑生长、不变或缩小定为良性;假定DT 30~420天为恶性,其它为良性。
结果:肉眼观察法(薄层对比、Siemens三维立体结构图、Comell三维立体结构图)判断良恶性的准确率都为88.89%,敏感度为85%,特异度为96%;3D Comell DT法(敏感度90%,特异度96%)优于Siemens DT法(敏感度88.24%,特异度95.65%),因为后者无法测算非实性结节的倍增时间。肉眼观察法诊断大于10mm的恶性结节优于Cornell DT法(89%vs78%),但是对10mm以下结节不如后者(73%vs 100%)。3个随访时间180天以下的结节, Cornell DT法可以比肉眼观察法更早发现结节的生长。
结论:Cornell三维分割软件倍增时间测量对10mm以下各种密度结节的生长评价优于肉眼观察法(薄层对比、Cornell三维立体结构图、Siemens三维立体结构图),但对于10mm以上结节的准确性不如后者;Cornell三维分割软件体积测量可以比肉眼观察法更早发现部分恶性结节的生长,对非实性结节的评价优于Siemens LungCare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