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大学生就业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问题和困难,同时,社会的进步、公共服务的发展以及新农村的建设也需要大量人才予以人力支撑,尤其在广大基层农村仍存在人才匮乏的状况。如何将大学生的知识资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公共服务发展相配套,与基层农村的人才需求相结合,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社会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在充分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基础上,政府进一步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相继出台关于大学生公益性就业岗位的一系列政策,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面向基层就业,促进城乡协调和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步建立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大学生基层就业长效机制。本文共分四个部分,以开发面向大学生公益性就业岗位为研究对象,从公共政策分析角度,将上海市“三支一扶”计划作为具体案例,深入、具体地分析大学生公益性就业岗位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成效与所存在的问题,最后,依据政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作出原因分析,提出对策和建议,以期达到解决农村人才匮乏和缓解大学就业的双赢局面。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公益性就业岗位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就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和分析,阐明论文的研究框架和结构,为下文的写作奠定基础。第二部分,对大学生公益性就业岗位的开发现状进行描述和分析。首先,在对大学生公益性就业岗位的内涵和范畴进行界定后,对岗位开发的意义进行深入探讨。其次,对大学生公益性就业岗位开发的现状进行全面介绍,总结归纳大学生公益性就业岗位开发的背景、必要性、要求、内容和发展状态。第三部分,以上海市“三支一扶”计划实施为例,对大学生公益性就业岗位的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就“三支一扶”计划制定的相关背景和内容,归纳和梳理不同阶段政策的发展和演变,并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市“三支一扶”政策实施现状进行详细描述。另一方面,对上海市“三支一扶”计划实施进行政策评估,分析政策实施的成效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第四部分,在综合前文的阐述和分析后,根据发现的问题,围绕大学生公益性就业岗位的开发与推广,提出关于岗位定位、岗位开发、就业观念、建设管理以及后续管理等五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