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时间”这个为人们所熟知的问题吸引了众多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为之凝神思索,然而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使诸多智者陷入思考的沼泽,如中世纪著名哲学家奥古斯丁就指出:“时间究竟是什么,没有人问我,我倒清楚,有人问我,我想说明,却又茫然不解。”①马克思运用实践思维方式,从现实的人的实践出发理解、阐释时间,挖掘时间内含的主体性因素和实践性本质,实现了对时间问题研究的划时代发展。在人们愿意“花钱买时间”的今天,研究马克思时间思想对于我们认识、理解、掌握、运用时间有着重大意义。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马克思关于时间的本质是实践的思想。马克思首次将时间与人的实践对接起来,认为时间在本质上就是人的实践的过程性集合,表征的是社会事物延续与更替的社会尺度。现实的时间只能是现实的人的时间,现实的人的实践构成了现实的时间的内容。第二部分:马克思实践的时间思想中——时间与人的发展的关系。从三个层面阐述了时间与人的发展关系:时间是人的积极存在;时间是人的生命的尺度;时间是人类发展的空间。而这三方面的论述的最终指向就是在马克思时间思想中,实践是时间的本质所在,时间因实践才与人和人类社会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互作用。第三部分:马克思实践的时间思想中——时间与空间的关系。这部分的内容实际上第二大部分的一个组成,但因为这部分涉及的内容很多且很重要,所以选择了单列一章。在马克思时间思想中,空间本质上就是人类实践的结果性结合,时间与空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时间是人类实践的动态性因素集合,而空间则是人类实践的静态性因素集合,时间的消耗是为占有空间,通过时间性的实践占有和拓展空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目的。第四部分:研究马克思实践的时间思想的重大意义。从理论层面来说,研究马克思时间思想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本性,并从新的视角理解、研究马克思的思想。在实践层面上,研究马克思时间思想对我国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在现有的马克思著作中,关于时间问题探讨的独立的文献资料可以说没有,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就需要从大量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提炼出来,而涉及到马克思时间思想的其他研究者的文献资料也比较庞杂,因此,大量的文献阅读是完成本课题的基础性前提条件。同时,时间问题历来是包括哲学在内的众多学科研究的重点和难点。单哲学内部就有许多关于时间的不同见解,要想更为深刻的从实践思维方式理解马克思的实践的时间思想,就有必要通过比较研究找出马克思的时间思想与其他时间思想的异同,从而找出前者相对于后者的超越之处。而且,就马克思本人的时间思想而言,本身也存在着一个历史转变问题,因此在横向比较研究的过程中,作者还充分应用历史主义分析方法,对马克思在不同时期的时间思想做历史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