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有效市场理论的异象,动量效应自提出以来一直受到学术界和投资界的广泛关注。他们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动量效应的存在性和盈利性进行研究,对动量效应的生成原因进行探讨,以及对传统的动量策略进行改进。随着行为金融学的不断发展,很多研究者从心理学角度考察投资者在股票市场的投资行为,通过研究投资者的心理变化及由此引起的投资行为对传统动量策略进行相应的改进。其中,Bhootra和Hur(2013)考察了“锚定效应”和“近因效应”对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影响,构造了基于股票前期最高收盘价及其时近性的衡量指标,运用该衡量指标构造动量策略,考察新构造的动量策略在美国股票市场的盈利性。但是,很少有研究者对中国A股票市场进行相关方面的研究。本文基于中国A股市场1995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的股票交易数据,将“锚定效应”和“近因效应”对投资者投资行为的影响应用于动量策略的改进中。考虑到中美股票市场波动特征的差异,美国股票市场具有“牛长熊短”的波动特征,相反我国股票市场具有“牛短熊长”的波动特征,加之很多投资者根据半年线(120日平均线)判断股票的长期趋势,因此本文以过去26周作为形成期来构造相应的衡量指标。首先,根据“近因效应”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构造出基于股票26周前期最高复权价时近性的RR指标。运用该指标对股票进行分组,得到相应的赢者组合和输者组合,构造“买入赢者组合,同时卖出输者组合”的动量策略,考察其在持有期为1,3,6,9和12个月的收益率。其次,根据“锚定效应”对投资者行为的影响,构造出基于股票26周前期最高复权价的GH指标。运用该指标对股票进行分组,得到相应的赢者组合和输者组合,构造动量策略,同样考察其在相应持有期的收益率。最后,同时运用这两个指标对股票进行分组,将同时具有两个高指标值的股票作为赢者组合,同时具有两个低指标值的股票作为输者组合,构造相应的动量策略,考察其在相应持有期的收益率,并将其与单独运用RR指标和GH指标构造的动量策略在相应持有期的收益率进行比较。除此之外,文章利用FM横截面回归法,分别检验了RR指标的预测能力、GH指标的预测能力以及RR指标和GH指标共同的预测能力。本文通过上述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在短期内,运用RR指标构造的动量策略具有较好的盈利性,其在持有期为1个月时的收益率为0.56%,在置信水平为10%下是统计显著的。在中期内,运用RR指标构造的动量策略和运用GH指标构造的动量策略均能够取得显著正的收益率,且运用GH指标构造的动量策略在持有期为3,6,9和12个月时,其收益率分别为0.57%,0.64%,0.58%和0.46%,高于运用RR指标构造的动量策略在相同持有期的收益率。(2)同时运用GH指标和RR指标构造的动量策略在短期和中期内均具有较好的盈利性,并且其在持有期为3,6,9和12个月时,收益率分别为0.73%,0.69%,0.62%和0.50%,在置信水平为1%下是统计显著的,高于单独运用两个指标构造的动量策略在相同持有期内的收益水平。(3)FM横截面回归结果表示,RR指标和GH指标均具有一定的预测能力,并且RR指标和GH指标共同的预测能力较上述两者更强。同时,该回归结果为上述新构造动量策略的盈利能力提供了又一有力的证明。因此,根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得出,对于中国A股市场而言,在短期内考虑运用RR指标构造的动量策略,在中期内考虑同时运用GH指标和RR指标构造的动量策略,可以取得较高的收益率。这将指导投资者在中国A股市场上运用动量策略得到较高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