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循环经济评价是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构建全面、科学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体系和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动态与静态分析相结合、多学科理论相结合、理论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了以下研究:(一)理论研究。(1)主要对国内外循环经济评价研究现状和循环经济的基础理论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评述;(2)界定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内涵和特征;(3)构建了基于过程-效应原理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子准则层和指标层。其中,目标层为区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准则层包括过程和效应两个层面:过程包括物质输入、物质输出和物质循环三个要素,效应包括资源效率和经济效益两个要素;子准则层涉及物质输入、物质循环、物质输出、资源效率和经济效益五个因素。(4)遵循权威性、可比性、全局性、动态性、开放性和简化性原则,利用频度分析和独立性分析法筛选了基本指标;并构建了循环经济评价模型和方法。(二)实证分析。(1)循环经济发展总体评价。基于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选取28个指标,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和分析了我国2000-2011年循环经济发展动态,并将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步形成阶段、快速发展阶段以及全面推进形成规模阶段,从过程和效应两方面分析了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主导因素;(2)循环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分析。基于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框架,选取15个指标,以省域为基本单元,采用因子分析法和聚类分析法,评价和分析了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区域特征,初步确定了循环经济类型区划分方案:强循环类型区、中循环类型区和弱循环类型区;从过程和效应两方面分析了区域差异及其主导因素。本文从循环经济的基本属性出发,基于过程-效应原理构建的区域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在方法学上有一定的创新性,且具有实践指导意义,可作为我国循环经济评价和管理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以从战略层面上制定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