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是中老年较常见的B淋巴系统增殖性肿瘤。虽然有新的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应用于临床,但其复发率依旧很高,目前仍被视为一种不可治愈的疾病。MM的发病原因及病理生理机制和对化疗药物的耐药仍是目前面临的主要问题。这些与信号通路和细胞生物特性的改变不无关系。本课题探讨骨髓瘤细胞核干细胞因子(nucleostemin,NS)和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配体-1(Programmed death-ligand-1,PD-L1)的关联性以及对骨髓瘤细胞的凋亡情况影响。评价NS、PD-L1关联性与MM细胞生物学行为改变的关系,二者联合作为反映MM肿瘤细胞状态标志物的可行性,为MM的新的靶向治疗提供线索及依据。 方法: (1)培养U266骨髓瘤细胞,同时设立正常健康骨髓瘤细胞作为正常对照组,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Real 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PCR或qPCR)和流式细胞学(Flow Cytometry,FCM)分别检测NS及PD-L1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 (2)分别用MOI值为10、20及50的重组慢病毒转染U266细胞,并确定最适转染MOI值。 (3)根据U266细胞最适转染MOI值及所测得病毒滴度,将重组慢病毒转染至U266细胞内,下调NS的表达,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其转染效率,qPCR、Western blot观察NS基因在蛋白水平上的减低情况。 (4)荧光实时定量PCR和流式细胞术检测慢病毒转染U266细胞后,PD-L1在基因及蛋白水平上的表达变化。 (5)利用流式细胞术Annexin V-APC/7-AAD双染法检测敲除NS基因前后的U266细胞的凋亡变化情况。 (6)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所有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的方式表示。两独立样本之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而多组样本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间的进一步比较采用Bonferroni法,校正检验水准为α,=0.0167;以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U266骨髓瘤细胞中存在NS基因的中等强度表达、PD-L1基因的高表达,同时二者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健康人骨髓细胞,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MOI=10为最适的U266细胞转染条件,在该条件下感染U266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转染效率达到75%以上;qPCR显示与转染前相比NS的抑制率为58.87%,Western blot结果也证实较阴性对照组相比,转染组NS蛋白表达量出现明显下调。 (3)在下调NS基因后PD-L1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PD-L1基因的蛋白表达也出现明显降低(P<0.001)。与转染前对比,U266细胞凋亡率增加(P<0.05)。 结论: (1)骨髓瘤细胞U266中存在NS及PD-L1基因的异常高表达。当下调NS基因后出现PD-L1基因的表达下调,同时细胞凋亡率增加,提示二者引起的细胞生物学改变可能存在联动效应。 (2)本课题研究与MM的发生、发展及病理生理相关,可能为MM的靶向治疗提供了靶向目标。为NS、PD-L1途径作为MM肿瘤细胞的标志物提供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