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学研究生的择业观作为价值观的一种,指的是体育学研究生对择业准备、职业生涯设计、择业倾向等等因素的看法和观点,对体育学研究生的择业行为、知识结构和能力培养起导向作用,在这里,体育学研究生是指体育专业院校、师范院校及综合院校体育专业全日制在读硕士研究生。在诸多影响体育学研究生就业的因素中,择业观作为体育学研究生可以把握的主观因素之一,对其就业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截至2003年,我国已有74所高校,150个体育学硕士招生点,体育学研究生的数量已达到一定规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择业观现状如何?在择业观中有那些问题?对此应该采取哪些对策?这些都是体育院校的领导、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所关注的问题。对其开展研究有助于提高体育学研究生的就业能力,有助于各体育院校根据体育学研究生的择业观暴露出的问题展开针对性地教育,从而提高体育学研究生的能力,促进我国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笔者以“四院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择业观的比较研究”为题,在借鉴其它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体育学研究生的择业观现状进行研究,旨在丰富体育学研究生择业观现状的特征的认识,对其产生原因进行社会学、教育学的理论解释,为体育学研究生的就业教育手段提供方法咨询。以便为体育院校决策部门组织和管理研究生提供依据,为研究生自身加强就业能力提供一些建议,对推动体育院校开展素质教育,提高人才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山西大学体育学院的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择业观进行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四院校体育学硕士研究生的择业观在整体上具有趋同性,差异仅表现在择业地域、择业标准的选择上。2.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对就业政策、形势有较客观的认识,但有待于调整职业认识和加强就业准备。3.体育学硕士研究生对自我认识较为客观,但职业生涯规划较晚。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