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疗效的Meta分析及临床疗效观察与兔耳模型病理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科学院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littleboy88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互相关联的三个部分,分别为火针疗法治疗痤疮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及火针对实验性痤疮兔皮肤病理的影响研究。一、火针疗法治疗痤疮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目的:临床上应用火针治疗痤疮的研究众多,但却相对混乱,缺乏系统的总结。通过对近20年来国内外发表的文献进行评价,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对单独使用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RC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系统评价,为火针治疗痤疮提供相关的循证学依据。方法:按照指定的文献检索方法,计算机检索了PubMed医学文献检索服务系统、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及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并辅助手工检索,收集1995年1月至2016年3月发表的有关于单独使用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并进行质量评价,提取相关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1)最终纳入Meta分析的文献9篇,全部纳入病例总数为795例,其中包括火针治疗组412例患者,其他疗法组383例患者。应用Meta分析后结果发现痤疮患者中,单独使用火针疗法治疗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16,95%CI=(1.07, 1.25), I2=62.7%, P=0.006<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研究中涉及治疗前后皮损评分比较的文献有3篇,应用Meta分析后结果发现接受火针治疗的痤疮患者治疗前后皮损评分差值明显高于其他疗法,WMD=2 1.54,95%CI=(1.96,41.12), I2=96.5%,P=0.00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试验文献方法学质量较低。结论:(1)采用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相对于其他疗法,有效率明显提高。(2)火针疗法治疗痤疮在改善皮损评分方面,与其他疗法相比有显著的优势。(3)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少。二、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观察目的:评价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阳性药物对照设计,对符合纳入标准、不符合排除标准的痤疮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参照随机数字表产生的组别进行治疗,试验组采用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初步优化规范化方案进行治疗,1次/周;对照组晚上使用他扎罗汀乳膏,早上使用克林霉素凝胶,1次/日;疗程均为4周。临床试验结束后对痊愈、显效及有效的患者随访4周。结果:(1)火针疗法的临床疗效试验组32例患者治疗前后皮损评分比较中,面颈部皮损评分、肩背部皮损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中,皮损积分、其他症状积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中,自我感知、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试验组32例患者中治疗前辨证属肺经风热证5例,肺胃湿热证13例,痰瘀互结证14例,从治疗前后皮损评分差值和中医证候积分差值来看,痰瘀互结证与肺经风热证、肺胃湿热证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30例患者治疗前后皮损评分比较中,面部皮损评分、肩背部皮损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中,皮损积分、其他症状积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中,自我感知、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评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皮损评分比较中,面颈皮损和总皮损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中医证候积分比较中,皮损积分和中医证候总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中,自我感知评分和生活质量总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78.13%,对照组总有效率63.33%,两组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随访分析试验组停止治疗后各项评分趋于稳定,而对照组停药后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复发:随访结束时两组在皮损评分(试验组:2.81±1.17,对照组:4.82±1.20)与生活质量评分(试验组:9.31±2.26,对照组:11.7±3.05)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皮损严重程度的单项评分比较中,两组患者面颈部皮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肩背部皮损评分差异不明显;生活质量的单项评分比较中,两组患者自我感知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情感功能与社会功能评分差异不明显。从随访研究发现经火针治疗后患者皮损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趋于平稳,并在停止治疗后仍呈下降趋势,而西药外用在停药后有反复的情况出现,其远期效果不如火针疗法。(3)患者满意度评价与安全性检查试验组与对照组的患者满意程度评价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前后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安全性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临床疗效确切,可以显著降低痤疮患者的皮损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皮肤病学生活质量评分,且痰瘀互结证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种证型。(2)火针治疗后患者皮损评分与生活质量评分趋于平稳,并在停止治疗后仍呈下降趋势,远期疗效较好。(3)安全性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三、火针对实验性痤疮兔皮肤病理的影响研究目的:对实验性痤疮兔皮肤病理改变进行观察,阐释火针对痤疮病理的影响,以期初步揭示火针疗法治疗痤疮的作用机理。方法:将24只雄性日本大耳白兔分为4组:正常组、模型组、火针组与西药组,其中模型组、火针组与西药组采用Kligman经典造模法进行痤疮造模,造模成功后火针组与西药组分别进行治疗,治疗2周后肉眼观察兔耳组织形态进行评分,并进行常规病理检查及评分,对各组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治疗后,根据兔耳肉眼评分标准,从兔耳厚度、硬度、粗糙程度、黑头粉刺、结节、囊肿等方面进行评分: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火针组、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火针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根据兔耳病理评分标准从角化程度、表皮增厚程度、毛囊扩张程度、毛囊内角化物质多少和炎细胞浸润等5个方面进行评分: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火针组、西药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火针组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火针治疗可以显著降低兔耳痤疮肉眼评分与病理评分;(2)火针治疗与西药外用在改善兔耳痤疮肉眼评分与病理评分方面疗效相当;(3)火针可能通过改善痤疮局部皮损的病理变化而对痤疮起到治疗作用,其机理仍需进一步讨论。
其他文献
黄芪为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植物,作为一味大宗药材,常以蒙古黄芪[Astragalusmembranaceus(Fisch.)var.mongholicus(Bunge)P.K.Hsiao]和膜荚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F
<正>目的:通过本论坛让青年医师:1、了解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的发展历史,从发展历史中学习对疾病规律及本质认识的思维方法,并了解新设备新技术发展在疾病治疗中的作
会议
幸福评价的时间轨迹是指人们对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幸福评价的轨迹。从过去、现在和将来角度来研究幸福,对于全面理解幸福本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用两项研究探索了
本文论述了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发展为行业带来的巨大变革,分析了这种变化给安全播出工作带来的巨大挑战,并对媒体融合环境下如何开展安全播出工作提出了几点思考。
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推动我国汽车行业的发展。研究表明,在我国二线城市以上的城市,平均每一户就有一辆汽车,汽车对于我们来说不只是交通运输工具,更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传统电台"催生出移动电台这一新兴商业模式,拉开"耳朵经济"时代序幕。与其他互联网行业相同,移动电台行业在完成用户和流量积累之后,
目的探讨无缝隙服务模式在痛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择40例痛风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研究组接受无缝隙护理,出院后,对两组住院患者满意
<正>胎黄又名胎疸,指新生儿黄疸,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关于其病因,《诸病源候论》谓:"小儿在胎,其母气有热,,蒸于胎至生下小儿,体皆黄,谓之胎疸也。"笔者自拟小儿胎黄
概述免疫系统基本概念 ,比较了三大生物信息处理系统 (神经系统、遗传系统和免疫系统 )的特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工免疫工程 (artificialimmuneengineering ,AIE)的概念 ,
<正>中成药中的砷元素的来源,可能来自组方中的矿物药本身(如雄黄等),受地质环境污染或农药污染的中药材原料,受药材加工炮灸与成药生产过程中的污染。在我国和在国际上,砷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