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退变性疾病的问题越来越严重,其中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所占比例也在逐渐增加。由于其椎间盘及小关节退变,椎管及椎间孔狭窄腰椎侧凸畸形导致患者腰背痛及下肢神经症状,且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病程相对较长,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往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即使需要手术也希望先通过理疗、针灸及改变生活方式的方法进行保守治疗。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患者思想观念的转变,越来越多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在严格的保守治疗无效后选择外科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发病机制复杂、多样且没有确切定论。因此,目前在对手术入路,减压范围及融合方式的选择上存在很大争议。该研究通过探讨选择性减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TLIF, transforaminal lumbarinterbody fusion)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的疗效,为外科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提供相关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3月-2010年10月在我院经选择性减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术治疗的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资料。54例符合纳入标准,其中男23例,女31例;年龄55-71岁,平均65.2岁。术前患者均摄腰椎正侧位、过伸过屈位及bending位X线片以及腰椎CT及MRI检查以判断狭窄部位及程度。所有研究对象此前均未行脊柱内固定或和脊柱融合的相关手术治疗。需要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TLIF)的运动阶段的标准是符合下列一项或多项:①经影像学检查和严格的临床查体确定为椎管狭窄引起患者下肢神经症状的椎间隙;②冠状面椎体位移>3mm;③椎体不稳定(矢状面椎体位移>3mm或和椎间角活动度>15度);④术中椎板切除范围>50%或单侧椎板及关节突切除;⑤后路钉棒系统固定到L5/S1。术中使用后路钉棒系统固定6个阶段者4例,5个阶段者4例,4个阶段者7例,3个阶段者13例,2个阶段者18例,1个阶段者8例。经椎间孔椎体间融合3个阶段患者2例,2个阶段着23例,1个阶段者29例。通过比较术前及末次随访时JOA评分(Japanese OrthopedicAssociation score),手术效果满意度评价临床疗效,在X线片上测量腰椎前凸角、Cobb角、椎间角及融合阶段的椎间高度。采用SPSS统计软件13.0进行分析。组间相关数据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增加的腰椎前凸角及JOA评分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数据用均数±标准差表示。各检验方法均以P=0.05为检验显著性水准。结果:术后脑脊液漏患者2例,通过伤口加压包扎,抬高脚侧床位方法治愈。泌尿系感染患者2例,使用敏感抗生素抗感染治疗3-5天后治愈。54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5年,平均1.8年。术前腰椎侧凸的Cobb角平均为30.7±13.6度,末次随访时Cobb角为11.2±6.8度,较术前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t=14.522, P<0.05),校正率为66.4%。末次随访时腰椎前凸角-38.6±8.7度,明显大于术前的-29.5±11.6度,有显著性差异(t=12.295,P<0.05),校正率为30.8%。融合阶段椎间角术前6.5±6.8度,末次随访时增加为10.6±5.7度,有显著性差异(t=13.251, P<0.05),校正率约56%,平均单个阶段校正约3.5°。末次随访单个椎间高度9.8±4.3mm较术前的6.1±4.5mm明显增加,有显著性差异(t=10.025,P<0.05),校正率约为60%。JOA评分由术前的13.1±4.2分改善为24.3±5.8分,有显著性差异(t=11.545,P<0.05),校正率约为68%。术后腰椎前凸角改善大小为3-35度,JOA评分改善大小为2-17分。增加的腰椎前凸角与增加的JOA评分存在正相关(r=0.613,P=0.016)。手术满意度调查有85%的患者愿意再次接受手术治疗。末次随访时有98%的椎间隙达到骨性融合。结论:选择性减压、TLIF手术治疗退变性腰椎侧凸,不仅影像学表现明显改善,并且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