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环境问题是全球所面临的最热点问题之一,其中水体富营养化又是水体污染最为普遍的现象。在我国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太湖流域,水体富营养化日趋严重,已成为影响当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随着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关注以生态修复的方法来治理富营养化,因为该方法低廉、高效,是一项去除水体内源性营养物负荷的有效措施,可以逐步恢复我们的生态系统。本论文采用包含水生经济植物-水生动物=微生物的复合生物修复的方法进行污水修复,选用水蕹菜、水芹、泥鳅、沼泽红假单胞菌等为工程物种,探索了该复合生物系统净化水质的效果,包括室内人工模拟富营养化水体以及太湖流域入湖河流水体、太湖流域池塘水体。研究结果丰富了植物营养生态学、湿地恢复生态学的相关知识,为植物、动物、微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及其对富营养化水体的修复的研究提供了知识储备和理论依据。主要研究和结果如下:1、在实验室内利用人工模拟的方法,来研究复合生物修复系统对富营养化水体的净化效果。对水质指标的变化以及动植物生物量变化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在23d的实验周期中,水体氨氮》(NH4+-N)下降96.5%,硝酸盐氮(N03--N)下降82.2%,总磷(TP)下降53.2%,高锰酸盐指数(CODMn)下降24.5%。水蕹菜平均增重31.2%,泥鳅平均增重6.1%。这种复合的生物修复模式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2、选取宜兴八房港为试验地点,设计安置了一套4组12网箱的人工生态浮岛系统,进行自然河流水体中复合生物的物种配置及对水体污染物控制技术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网箱为生物提供一个相对的稳定的生存环境,网箱内水质指标的变化拥有较低的变异系数;植物的生物量增长了10倍;生态浮岛内部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提高,除我们当初所投放的几种模式生物外,本地的黄鳝、鱼、虾、青蛙、水生昆虫等也有一定数量。3、选在池塘进行生态围网养殖,设计用围网隔断了4个200m2的水域,来进行对自然大水面水体中复合生物的物种配置及对水体污染物控制技术的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复合生物系统在对营养盐的降低效果上有一定作用;水蕹菜在10-11月份的增重,每组平均增重一倍,及时收割水生经济植物,会取得不错的额外经济收益;泥鳅的增重不显著,跟白鹭的采食、打捞遗漏、逃逸等原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