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化是一国或地区从贫穷走向富裕的必经之路,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已迈向后工业化时代,即信息经济和知识经济引领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中国的工业化总体处于中期水平,不但面临着工业化任务,而且也面临着信息化的冲击,在这“双峰夹击”中,提出了新型工业化战略,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工业化水平高低不同,特别是西部地区的工业化水平较低,且具有多层次性。在世界已经进入信息化、国际化、生态化发展的新时代,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西部地区应根据资源禀赋、工业基础等条件选择适宜的模式,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其产业竞争力,这对于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和东部地区工业化的成功发展模式,分析西部地区工业化过程中的经验教训,研究西部传统工业化模式存在的问题,设计出西部地区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三元工业化模式,从而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本文研究的出发点。 本论文分为九个部分,重点研究了四个层次的问题:一是通过对国内外的工业化理论的回顾和评析,揭示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总结和评价发展经济学对工业化理论的研究、新进展及其理论贡献,并分析国内工业化理论的演变及发展,在此基础上揭示了新型工业化的内涵与特征。特别是揭示了新型工业化背景下的产业融合趋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及专业分工的加深,产业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出现了许多新兴产业,形成产业融合的趋势;二是对西部工业化进行了综合评价,为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模式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西部地区工业化的历史回顾,根据工业化程度的判断方法及新型工业化背景下附加的一些信息化的指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西部工业化所处的阶段进行了判断。在此基础上,分析西部地区走新型工业道路的优劣势及其特殊性;三是研究了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的模式选择及内容设计。从探讨国外工业化模式开始,比较分析了英美模式、德日模式、前苏联模式及东亚新兴工业化模式,结合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区域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