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性心律失常。随着老龄化社会进展,房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逐年增加,在中国成年人群中的患病率约1%-3%。抗心律失常药物长期治疗的疗效较差,而且本身就有致心律失常的副作用。因此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为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房颤患者治疗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术后复发抵消了房颤射频消融术所带来的潜在收益,因此研究房颤患者导管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影响因素是极为必要的。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术后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首次行导管射频消融术并完成术后随访的房颤患者603例,记录射频消融术后恢复窦性心律情况及其术后30天心包填塞、食管瘘、动静脉瘘、假性动脉瘤、动脉栓塞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术后1、3、6、12个月12导联心电图或24 h动态心电图有无持续时间>30 s的房性心律失常,有无任何胸闷、心悸症状及出现症状时的心电图表现。患者术后均随访1年以上,记录术后房颤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发生早期复发和晚期复发情况,采用多因素回归分析房颤早期复发和晚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603例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均成功恢复窦性心律。术后30 d发生不良事件18例,无死亡及其他严重并发症。随访期间,282例患者(46.8%)出现房颤早期复发(术后3个月内),180例(29.8%)出现房颤晚期复发(术后3个月以后)。早期复发患者中,有胸闷、心悸症状270例(96%),无症状12例(4%)。早期复发患者中有138例(早期复发48.9%)术后3个月后未再发作房性心律失常,即出现延迟治愈。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房颤病程长、持续性房颤、合并高血压、心电图细f波(振幅<0.1mv)增加、左房前后径增大、BMI增高、女性与房颤早期复发有关(P均<0.05)。而早期复发、房颤病程长、心电图细f波(振幅<0.1mv)增加,左房前后径增大,BMI增高、女性与房颤晚期复发有关(P值<0.05)。结论:女性、房颤类型、病程、高血压病史、左房增大、心电图f波类型、超重是房颤早期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而早期复发、女性、房颤病程、左房增大、心电图f波类型、超重是房颤晚期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