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精神基石和价值目标,是心理学研究中国化的催化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明确阐述了心理和谐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目前为止,心理和谐的概念得到了较为完整的阐述,但是主要集中在人际交往关系的研究上,而对交往关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更没有与心理和谐这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课题联系。本文根据马克思交往关系理论,借鉴霍妮的人际关系理论,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法,重点探讨交往关系对心理和谐的影响作用,提出了干预交往关系,促进心理和谐水平的实施策略。同时,采用“心理和谐量表(PHS)”和“负性交往量表(NCS)”,在西安某高校2007-2009级大学生中随机抽取的578人进行问卷调查,选取有效样本553份,使用SPSS17.0和AMOS4.0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建立多元因素相互影响和制约的结构模型。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原著解释,兼受霍妮人际交往理论启发,尝试了如下理论探索:首先,生产力发展对交往关系与心理和谐起决定性的作用,社会形态对交往关系与心理和谐起连结性的作用。通过发展生产力,可以有效减少交往关系与心理和谐的矛盾;其次,心理和谐是一个不断趋近的发展目标,其标准是历史的和具体的,需要个体在与环境相适应的前提下,进行平衡和协调。第三,负性交往关系包含“依赖型”、“对抗型”、“回避型”、“顺从性”四种,正性交往关系本研究主要指“和谐型”交往关系。在以上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取得了如下创新结论:第一,交往对心理和谐的作用机理在于其待人处事、沟通协调和整合发展的加工原理,交往对心理和谐的影响机制在于正性交往促进心理和谐与负性交往阻碍心理和谐的作用模型;第二,除“对抗型”交往关系外,其他三种负性交往关系都对心理和谐产生消极的影响;第三,负性交往关系的主动性和亲密性都持现过高或过低的水平,通过降低或提高负性的水平,可以有效将负性交往关系转变为和谐型交往关系;第四,交往关系通过其互为主体的整合性、沟通协调的中介性,建立起影响心理和谐的机理机制;第五,依据本研究成果和参数,建议改善交往关系,激励积极交往关系并干预消极交往关系,进而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发展和社会和谐构建。本研究还存在许多不足,有待在该领域做更深入的研究探索和改进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