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混的魅力——论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色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nscuc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荒诞派戏剧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法国,60年代风靡欧美各国的一个重要戏剧流派。它以离奇怪诞的舞台艺术形式和令人迷惘难解的主题,使素有艺术修养的欧美观众初则瞠目结舌,继而为之倾倒迷恋。[1]荒诞派戏剧给读者、观众所带来的双重冲击力也体现在其独具特色的戏剧语言上。本文即尝试着以英国新批评派理论家威廉·燕卜荪所发扬光大的“含混”这一理论范式,来对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色进行梳理。围绕“荒诞派戏剧的语言是含混的”这个中心论点,本文分四章进行论述:第一章是有关“含混”这一术语的概述。主要介绍“含混”这一术语的由来及其含义的发展演变,并对燕卜荪在其著名的《含混七型》中对“含混”所做的分类进行介绍,还着重对“含混”、“复义”、“朦胧”等相近词语进行了辨析。第二章则是具体分析荒诞派戏剧语言中的含混之处。分析所采用的材料主要来自荒诞派戏剧的四位代表作家的四部经典剧作——贝克特的《等待戈多》、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品特的《送菜升降机》以及阿尔比的《动物园的故事》。这些取自不同作品的不同片段并没有按照其所属作品的顺序进行编排,而是把各种语言含混的情形概括为几种不同类型,然后围绕各种含混的类型再进行举例说明。第三章主要是论证以含混为特色的戏剧语言是怎样服务于荒诞派戏剧主题的表达的。这里又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含混的戏剧语言直接引起读者和观众对荒诞派戏剧的荒诞主题的思考;二是通过含混的戏剧语言所产生的诸如诗化等独特的艺术效果,来间接服务于读者、观众对荒诞派戏剧严肃深刻的主题的理解和接受。第四章主要论述本文中心论点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仅仅是为了确立一个“含混”或是其它什么术语,来对荒诞派戏剧的语言特色进行界定,这样做的意义显然是不大的。本章就要以荒诞派戏剧语言的含混特色为出发点,联通现代西方诸多文论的多重视角,并对含混的独特审美价值进行发现和解读。制造含混的语言并非荒诞派剧作家们所追求的终极目的,荒诞派戏剧同传统戏剧一样,都在其中寄寓了剧作家们对社会、对人生的思考。而含混的戏剧语言,只不过是荒诞派戏剧家们所认为的也许是最有力、最直接、最有效地表达他们心中想法的一种艺术方式而已。更何况,贝克特、尤奈斯库、品特等语言大师们,在对语言的创造性运用中,又让我们重新寻找到了文学语言的本质魅力所在,那就是——含混的魅力。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量也在不断递增。但是,供电企业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安全方面的问题,降低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以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供电的稳
随着放射技术及医疗设备的发展,放射造影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和规范,不仅从传统的拍片影像诊断,发展到以药物造影技术以及微创介入手术技术的结合为治疗手段的综合学科。临床药
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是通过改变金属材料的结构与形状来提高材料的性能,目前主要应用于航空与船舶制造业,该技术覆盖范围比较广阔,主要包括铸造技术、锻压技术、热处理技术和
本文运用木构建筑形制年代学研究方法,对晋东南地区五代宋元时期也就是公元10至14世纪木构建筑遗存进行梳理,从中选取40余处标尺案例,对其补间铺作挑斡形制进行木构建筑形制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迅猛,各个领域不仅仅重视各自领域的技术水平提升,同时开始注重相关领域的技术交叉,材料工程技术和自动化技术就是两个在实际运用中关联
提出组合预测及智能算法滤波应用于风电功率预报曲线。对BP神经网络、小波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3种风电预测技术进行研究,借助仿真软件进行预测误差比较分析;利用小波包分解平
<正> 清代名医曹颖甫以善用经方而著称于世,其处方用药大都遵循仲景,其所著《伤寒金匮发微》和《经方实验录》中充分体现了其鲜明的学术思想特色,本文略陈管窥之见。 1.治病
2019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进一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扩大有效投资,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城市轨道交通近年来一直是国家重点的投资方向,该行业企
本文从安全管理有效的角度出发,对安全生产风险管理工作的运用进行分析。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application of risk management in production safety from the perspe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外周血单核细胞CD14、TLR4和TRIF表达水平与HIE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01医院住院的HIE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