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区,对人们的生命健康存在严重的威胁,目前食管癌的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结合化疗、放疗、生物治疗为辅的综合治疗原则,由于食管癌早期临床症状不典型,故大部分患者就诊时已处于中晚期,因此化疗成为食管癌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化疗也作为食管癌的术前、术后的重要辅助治疗用于临床,但临床常用化疗药物存在易产生耐药性、毒副作用大、不良反应明显、价格相对昂贵的缺点,因而寻找克服肿瘤细胞耐药、对机体毒副作用小,价格相对便宜,抗癌活性强的化疗药物成为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的热点。姜黄素(Curcumin,Cur)是一种从姜黄科植物的根茎中提取出来的多酚类化合物,研究表明,姜黄素无毒副作用,具有抗炎、抗氧化和抗肿瘤的药理学功效。随着研究的深入,还发现姜黄素可抑制肝癌、肺癌等耐药肿瘤细胞的生长。通过诱导细胞凋亡是其主要机制之一,但目前姜黄素抗耐药食管癌的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那么姜黄素能否抑制人多药耐药食管癌的体内生长,且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是否有关?值得研究。为了探讨姜黄素对人耐药食管癌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及其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之间的关联,本研究通过建立人食管癌耐药细胞Eca-109/VCR细胞裸鼠皮下移植瘤模型后,予以随机分为对照组、长春新碱组、姜黄素组及姜黄素联合长春新碱组,动态检测各组移植瘤体积,绘制肿瘤生长曲线,20 d后处死裸鼠,解剖并取出瘤体,测量瘤体体积及质量,计算肿瘤抑制率,将各组肿瘤组织分别进行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and eosin,HE)染色观察肿瘤组织基本形态、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法(TdT-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TUNEL)测细胞凋亡、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人Caspase-8、Caspase-9、Caspase-3的表达水平、应用细胞凋亡PCR基因芯片技术对凋亡通路中84条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对照组、长春新碱组、姜黄素组、联合组的裸鼠瘤体体积和质量分别为(1.42±0.26)cm~3、(1.23±0.19)cm~3、(0.86±0.20)cm~3、(0.58±0.16)cm~3和(1.34±0.24)g、(1.18±0.21)g、(0.82±0.16)g、(0.52±0.17)g。姜黄素组和联合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和质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和长春新碱组,其中尤以联合组更明显(P<0.05)。长春新碱组、姜黄素组、联合组抑瘤率分别为11.94%、38.56%和61.44%。HE染色结果显示,姜黄素组及联合组内见大量坏死灶,其中尤以联合组明显。TUNEL染色显示对照组、长春新碱组、姜黄素组、联合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5.25±2.53)%、(18.30±2.34)%、(42.72±1.74)%、(52.36±2.81)%,以联合组细胞凋亡率最高。ELISA检测结果显示Caspase-8、Caspase-9、Caspase-3在姜黄素组的含量分别为(7.79±1.48)μg/g、(5.79±1.09)μg/g、(9.05±1.50)μg/g,在联合组含量分别为(9.61±1.43)μg/g、(7.55±1.17)μg/g、(12.09±1.18)μg/g明显高于对照组(4.50±0.83)μg/g、(3.03±0.33)μg/g、(4.57±0.94)μg/g和长春新碱组(5.23±0.68)μg/g、(3.35±0.60)μg/g、(5.69±0.80)μ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细胞凋亡PCR基因芯片检测结果显示在与凋亡相关的基因中有8个促凋亡基因(CASP3,CASP8,CASP9,TNFRSF10A,TNFRSF1A,TNFRSF9,TRADD,TP73)表达显著上调,1个抗凋亡基因(BCL2A1)表达显著上调,同时结果显示有1个炎性Caspase基因(CASP5)表达显著下调。研究结果表明,姜黄素能显著抑制人食管癌耐药细胞Eca-109/VCR的生长,与长春新碱联合表现为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为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进而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姜黄素有可能成为抗肿瘤多药耐药的候选药物。